中读

给奶奶晾晒寿衣,我突然懂了离别的含义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10-27·阅读时长14分钟

169人看过
生命只是偶然的机遇,死亡是必然结局,离别是走向终点的桥梁。

本文系读者投稿,来稿请投至:

zhuangao2@lifeweek.com.cn

文 | 读者:桃子
暑假回村后,我马不停蹄地奔向奶奶家。盛夏的阳光烤得大地滋滋作响,空气中弥漫着焦枯味。在街上远远地就瞧见奶奶晾衣服的身影,熟练地攥着衣架拍打厚重的外套。
等我走到门前,奶奶一如既往地惊喜,拉着我就走向里屋,“啥时候回来的呀”“在大学吃的好不好?”“怎么又瘦了?!”正当我被奶奶一连串爱的询问忙活得不知所以时,奶奶忽然想起了什么,拍了下额头,“你瞧我真是老糊涂了,衣服还没晒完呢,一会就没这么好的太阳地了。”
我自告奋勇要给奶奶帮忙,奶奶嘴上应承,还是自己抱着衣服去了门外的阳光地。我刚要从奶奶手里抢过来,她才慌忙指派任务给我,“这一堆衣服脏,我拿就行,你去橱子里拿剩下的送过来吧。”
《奶奶的家》剧照
我走向屋里的东南角,衣服在熟悉的老木柜里。为什么说它老呢?柜皮脱落的它作为陪嫁,跟着奶奶见证着我的成长,几十年后也和奶奶一样蹒跚了起来。每次打开柜子都有着木板松动的吱扭吱扭声,成了无聊日子里琐碎的会谈。我一眼就瞧见了闪着缎光的黑衣,刺着鲜艳的绣花,躺卧在一个单独的小木箱里,和周围粗糙布料格格不入。这样的衣服样式不多见,印象里总是伴随着冲天的发丧唢呐才能看见一次,偶尔也能在路边装潢简单的丧葬品专卖店里扫一眼。
我不太敢触碰这件衣服,它像一个关不上的闹钟,在反复提醒着我爷爷奶奶的苍老,而苍老的挚友就是离别。小时候我跟着大人身后,参加过不少农村的葬礼。记忆里充满了轰鸣的唢呐、洁白简陋的灵堂、以及被许多人追着哭的灵车。可惜我还小,只会和小伙伴穿梭在各个地方,捡大人吃剩的瓜子茶水,像围观一场众人的大型表演的不认真观众。整个仪式除了送灵车会见到痛苦的哀嚎与眼泪,其他程序并不显得哀伤。总有着像婚礼一样的酒席来招待亲朋好友,大人们照旧谈笑风生,家长里短,偶尔谈到去世的人也是草草跳过,只需让别人知道自己曾和死者有某种关系就好。
偶尔也会好奇,躺在木头房子里的老人,在被强壮的后生们埋进厚厚的黄土的那一刻,是会因永久的孤独而恐惧,还是为这个送别仪式留有一丝欣慰?老人的葬礼像后代的决断局,一场宴饮后,大部分亲戚都失去了联结的核心纽带,从此心安理得地各奔东西。
《季春奶奶》剧照
奶奶在外面等了好久不见我出来,进门看见我在柜子前站着,心里就明白了七八分。她小心地把衣服拿出来甩了甩,晾在了架子上,还不忘笑着打趣我:“大学生怎么还没我这这个老太太行动快呀。”“这衣服真好看,我看隔壁二奶奶买了,也给你爷爷和我提前准备了两件,到时候就不用你们忙活了。”
奶奶跟我聊着天,还拿下来了墙上她刚拍的照片,准确来说是“遗照”。照片很粗劣,把人脸生硬的P在了一个优雅端庄的老年模板里,奶奶却止不住夸赞,说皱纹都少了,白白生生的,显得人多有精神。这是外面来的爱心团队,到各个村庄为老人们免费拍照,奶奶说她看别人拍的效果都好,而且现在拍完省事,就和爷爷一起排队拍了照片。奶奶的语气很平淡,平淡的替子孙后代最大化的节省时间精力,平淡的把自己地后事当成麻烦的事务,平淡的跟我讲述了一个农村老人面对离别的心境。
这是第一次近距离感受与身边亲人离别的震撼,在这之前,我也曾隐隐担忧过,但总在看见他们后扫除了突然的想法。从小到大,并没有人给我普及过“死亡教育”,靠着生活中的只言片语,电视上的精心演示,以及书中的文字描述,我朦胧中参见了离别的痛苦。
《狮子之家的点心日》剧照
前些年姥姥去世,我看着妈妈在饭桌应和招徕着亲戚朋友,吃完饭却在路边一个人偷偷抹眼泪。妈妈从来不在别人面前诉说她的思念,仿佛她已经通透地接受了亲人离别。可当我在深夜聊到小时候我和妈妈做过的好玩的事,她会哽咽地说一句,我没有妈妈了。冬天回家冷,妈妈就把给姥姥之前买的新棉裤给我穿,本来她想带给老人一个温暖的冬天,可还没送出去,姥姥就和这个世界和她的子女们告了别。后来妈妈就把这条棉裤折叠的很好,包着包装袋,放在了柜子的角落里,再后来就拿给了我穿。每个冬天我都因为这条棉裤过得很温暖,很舒服。
亲人的离别不是突然间的瓢泼大雨,而是后半生漫长的潮湿。人群退去之后,这种悲伤才会真正发泄出来。痛苦的不只是面对离别的那一刻,而是想念的每一刻,想念到路上行人有几分相似,都会停下来看两眼,然后一阵鼻酸;想念到在院子里看见姥姥种的菜苗,妈妈都会泣不成声。
我们都知道却不敢于面对的真相是:生命只是偶然的机遇,死亡是必然结局,离别是走向终点的桥梁。父母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这只是一种生活的期待,而在生命上,健康成长是她们一生的祝愿。离别这个话题,在成年后,一步步走进我的世界里。
我看到很多患病的博主在视频上向他人展现自己的生活,她们有的要不断化疗,有的已经被下了病危通知书,有的整天针药不离手,痛苦是普遍的,在他们的视频对话里,我也曾听出对于离别的恐惧,尤其是对于至亲至爱,往往有着更复杂的牵挂。我们走了,爸爸妈妈老了之后,谁来代替我们在窗前照顾他们?我们的爱人、我们的孩子、我们所牵挂的世界,都将伴随着离别留下长久的哀伤。所以我现在很害怕听到妈妈说自己腰酸背疼腿疼,也担心奶奶胸闷头疼,病痛是离开的守门人,门打开了,人自然就长久不了。每次身体有些不舒服我都习惯性的上网搜索,可总吓得一身冷汗,关于各种严重的病的猜测都让我止不住担忧,最痛苦的是未知的离别。
《玫瑰的故事》剧照
疾病像一场阴霾,围绕在不同年龄段的人身上。我在上高中的时候有个关系不错的同桌,印象里她总是在吃药,各种类型花花绿绿的药片像每天的呼吸一样平常。一年的同桌关系中,我们逐渐成为了好朋友,她经常对我诉说疾病的疼痛,可我不知道她患了什么病。我总想着年轻,青春可以抵抗任何病痛,直到我们上一堂体育课,她下楼梯的时候突然脚下没劲,踩空一个台阶,整个人从二楼滚了下去。
离别从这次跌倒开始,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我只记得当天她就被120转去别的城市医院,下半个学期我的旁边一直有一个空位,还有几个零散的药片作陪。再后来她又回来上了几天课,比之前看起来还要憔悴,那个时候怎么也没想到,这是我们最后相处的几天。我还经常跟她打趣,说生命力强如牛,以后就叫你牛姐吧,空气里残留着高二最后的同桌嬉笑。后来我从她男朋友口中得知,她最后躺在床上,头发全掉光了,也说不出来话了,整个人就瘫软了。我震惊得说不出话,看着身旁的空座位不敢相信,明明前段时间我们还一起探讨问题了,她还笑嘻嘻地给我偷偷递东西吃,怎么就彻底消失了呢?
到今天距离她离开,距离我们的离别,已经有五年了,五年来我几乎不敢去回想,我曾亲密陪伴的,活生生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化为了虚无,带着所有的记忆。离别是永远的课题,我的同龄人朋友会跟我离别,我的妈妈、我的奶奶、我的爱人最终都要跟我进行人生的分别仪式,在死亡这件事上,我们终于不会因阶级、地位、财富、权利而有了明显的区分,众生皆平等。
那天陪奶奶晾完衣服,说完话,我向奶奶表达了我的感谢,“奶奶,我希望你知道,你的孙女很喜欢你,将来想让你住大房子,吃很多好吃的。”奶奶笑得合不拢嘴。不仅是奶奶,我也该多说几句爱爸爸爱妈妈,我们这代人和父母之间,都不擅长表达爱意,难以说出口的情感在最后也许都化成了遗憾。
《遗愿清单》剧照
在电影《遗愿清单》里,两个患癌的老人,一个拥有幸福的家庭,另一个是百万富翁,两个人同住在一个病房里。他们互相理解对方,并且一起完成了对方最后的心愿,他们放下了所有的工作,用最后的生命一起去旅行。离开的时候,眼睛是闭着的,但是心里是笑着离开人世。
笑着离别,是我对人生不可避免的死亡最大的期待,我们永远没有改变自然生命规律的能力,如果可以的话,我希望当我数十年后看见那条棉裤,那个照片,以及那几个药片时,除了哀伤,还可以有一点庆幸,我及时的表达了爱,他们带着我的爱离开。即使离别成了汪洋大海,横渡在我们生命之间,我们仍可以在某个时刻,看着留有她们痕迹的物品,或者只是冥想回忆,也能为人生有他们参与过而感动、而幸福。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桃桃 / 审核:然宁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 

征稿要求



本刊对投稿的真实性有严格要求,个人故事必须为本人亲身经历,真实可靠,保证作品中不存在任何虚构内容。对于文章内容,作者应提供相应证明材料(图片、视频均可),且愿意接受核实(如职场类话题中将被核实本人真实职业信息、行业、公司等)。稿件需能打动人心,或者具有现实意义,逻辑严密,文笔流畅,以第一人称叙事,字数不低于5000字。

征稿长期有效,投稿发邮件至「zhuangao2@lifeweek.com.cn」,将投稿与【作者投稿原创承诺书】一同上传至附件,并在邮件主题标注【标题+字数】

详细征稿要求请点击👉【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众号长期征稿


稿件示例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745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