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洛阳涧西:中国工业遗产的“景观广场”

作者:艾江涛

03-18·阅读时长17分钟

857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856个字,产生21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一拖厂前广场的景观,带着鲜明的社会主义工业特征(中国一拖 供图)

苏式建筑群背后的“洛阳模式”

3月初,距离闻名天下的洛阳牡丹花会开幕不到一个月,洛阳街头已不时能看到芽头粗壮的牡丹。提起这座古都,今天的人们最先想到的无非是牡丹、龙门石窟、白马寺、神都这样的关键词,很少人知道,它还是新中国八大新兴工业城市之一。1954年2月,经过一年多的选址,中国第一拖拉机厂(一拖)、洛阳矿山机械厂(洛矿)、洛阳轴承厂(洛轴)、洛阳热电厂(洛电)4个重工业厂落户远离洛阳老城8公里的涧河以西。加上后来扩建的洛阳有色金属加工厂(洛铜)、河南柴油机厂(河柴),作为中国工业化奠基石与里程碑的“156项工程”,有6项放在洛阳涧西。所谓“156项工程”,是新中国“一五”期间(1953~1957年)从苏联与东欧国家引进的156项重点工矿业基本建设项目。

文章作者

艾江涛

发表文章1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79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1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