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每个辅导孩子写作文的家长,都有一肚子苦水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7-03·阅读时长7分钟

85人看过
家有神兽,吭哧瘪肚
(本文作者为《名师写作专项提升营》营友,
3年级学生家长 露茜)

暑假来临,你是不是和我一样,也为自家神兽规划了一系列活动,游学、兴趣班、辅导课,林林总总紧锣密鼓?

可随着假期计划排满,翻到作业单上老师布置的周记任务时,孩子瞬间蔫了。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我在心里也悄悄打鼓。可以预见,到时候一定枯坐一整天,各种借口都用完,也难以提笔写下第一句话。

真羡慕那些孩子有语文天赋的家长,怎么培养的?自己家这位,怎么写个作文这么难?

《阿基拉和拼字大赛》剧照

要么,不知道写什么。

明明课外书读了不少,一放假就带着出去旅游、爬山、参观博物馆,见足了世面,怎么一提起笔,就开始唉声叹气,半天写不出一个字?

要么,干巴巴地硬憋出来,味同嚼蜡。

写我的妈妈,“鼻子很小,眼睛很大,嘴巴红红的,头发是黑色的”,全天下的妈都一个样子,真怕哪天他找错了喊别人妈。

不过也不能全怪孩子。回想自己当年学写作文,也挺难。

每到老师留作业的时候,就是开始哼哼唧唧到处不舒服的时候,憋半天最后把自己挪到妈妈身边,让当语文老师的她口述一篇作文出来。这种写不出来的痛苦一直延续到高中,写作文让我提起来就头大。

《猴票》剧照

直到那天听到前北京四中语文名师王迪的分享,才恍然大悟。

我觉得写孩子在写作上很需要帮助他们小时候学走路是有妈妈牵着手的。学英语、数学、钢琴的时候,都有特别明晰的路径但是学写作,我们教材中没有一个特别明晰的框架直接就让孩子写,他们自然会感到为难。就是因为察觉到了他们的为难,我才愿意教孩子们写作,给他们一些支架、帮助。”

王迪老师在分享会上


是啊,就连大人,能够进行内容输出的人都是少数,大多数人都在进行内容消费。更何况孩子呢?

家里有一个正在上三年级的女儿、自己同时是一名语文名师的王迪老师,对小学生的写作文困境深有体会。在她看来,只要给孩子足够的引领,作文自然能写出来。

不知道写什么?

她独创了“最”字法:从印象最深刻的事找起,选定事件;寻找印象最深的环节,聚焦镜头;锚定最感兴趣的事物,展开描写。

写的不够生动?

“要找到眼见为实的素材”。写春天,不要写“小草探出了头”,不要写“万紫千红总是春”,那是从别处学来的概念。

从生活出发,可以写好的东西实在太多。绿色可以是妈妈熬出来的绿豆沙的颜色,也可以是湖水里水藻的颜色。足够真实,才会足够生动。

别说小朋友,就连我一个大人听了都频频点头,觉得自己的写作功力还能再涨一截。
王迪老师的妙招还不止于此。角度,感官,手法,用途……孩子能用小脑袋想到的思路、能用身体感受到的途径,都被她拿来作为写作的方法。
听了线下讲座念念不忘,这次得知王迪老师这个暑期要在三联开设写作专项提升营,我在第一时间就给自己和孩子报上了名——毕竟,我也怕指导不好,自己生气不说,还给孩子闹出心理阴影,得不偿失啊!
(以上内容来自《名师写作专项提升营》营友,
3年级学生家长 露茜)


▼如有问题
您可添加爱玛老师进行咨询

在《名师写作专项提升营》里,王迪老师将带领家长,寻找帮孩子打开写作思路的路径,让孩子从纯自由写作过渡到有意识的创作。(仅限家长购买,为家庭教育、亲子共读产品)

这个内容有什么特点呢?

首先要从听完这门分享内容的孩子可以拿到什么结果说起,3-6年级是孩子们的黄金写作期,我们的目标是帮助那些动笔有困难的孩子彻底打开写作的大门,同时也帮助那些有一定写作基础的同学梳理一些框架性的方法论,让孩子们带着意识去完成写作。

在国内,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材是以课文为载体,以阅读为主线编写的。写作知识是被打散的,分散在每篇课文里。

所以这次王迪老师会把写作方法论提炼出来,希望给大家一个系统性的、外显性的写作认识。通过集中学习,让孩子从纯自由写作过渡到有意识的创作。这就是王迪老师想做的——写作知识的系统化

王迪老师指导学生写作成果展示

前四中名师全程指导,

是资深教师也是权威作者

王迪老师,是前北京四中语文资深教师,备课组长,主阅卷人,曾获得北京市教师基本功大赛一等奖、北京市教学设计一等奖。

除了权威名师的身份,王迪老师还是权威作者,著有《在北京四中学作文》、《如何写好中考作文》、《学语文要趁早》、《精读<三国演义>20讲》、《头5年,一路奔跑》等多部语文学习领域的经典书目,帮助许多孩子度过了学习语文的难关。

更关键的是,王迪老师还能从出题人、阅卷人视角,给到“最”权威的写作拆解方案,能有效带着家长和孩子们看透“内容-结构-表达”的得分要点,曾经指导学生发表文章数十篇。跟着王迪老师科学的学习方法,家长和孩子将在第一时间明白,什么是有亮点的写作。

王迪老师的分享方式是用趣味的方式去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还会附上和内容相关的视频,去进一步引导。例如,讲人物写作时她会截取《哈利·波特》影视片段,让家长和孩子讨论,要写出“赫敏聪明好学”这一特点,应该怎样描写,要不要写出罗恩的笨拙,再出示J.K.罗琳的原文对照。

讲运动题材下的动作描写,王迪老师会让听众从椅子上站起来,模拟一下发球,看看肢体各部位是怎么联动的。

讲到夏天的雨,会让大家都把鼻子尖贴在玻璃窗上去看去聆听。家长们好评如潮。

不仅如此,王迪老师还紧跟时事,提供最新的教研思考。

今年初,Deepseek横空出世,使人工智能写作成为热议话题。如果机器已经能够在1秒内帮我们写一段“小学生跳绳”的作文,内容充实,正侧面描写兼备,那我们今天的写作应该怎样适应这种潮流?既善假于物,又避免千人一面的“AI味儿”?

王迪老师给到的秘诀是在题目前加一个“我”字。写“秋天”,Deepseek可能写得“大家都很像”,但如果写《我家餐桌上的秋天》、《我们小区的秋天》、《我们学校的秋天》、《我与大甲虫的秋天》立刻就会不一样,发掘“自我”个性,才是写作的制胜之道。

首次公开教研成果:

“双线交织”独家方法论,解锁中小学写作技法“十锦囊”
王迪老师将采取“双线交织”的方法,提炼出“十锦囊”方法论,让孩子在不同题目下操练不同写作技法。那什么是“双线交织”和“十锦囊”?
“双线交织”的一条线是从主题出发,语文教材的一个特点是突出“主题”,按照“自我”、“他人”、“自然”、“想象”等进行单元编排,写作题目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条线是从王迪老师总结出来的十个写作方法论,是将写作知识通过集中学习的形式,帮助学生完成从“纯自由”写作到“有意识”创作的过渡。
内容分为双阶,第一阶带孩子弄懂些什么、怎么写,二阶带孩子进阶写生动、写丰富。
十锦囊方法论
因此,内容会兼顾“题目”“技法”双方面,即在不同题目下操练不同技法。这样能够最大程度地助力学生的写作成长。
通过一个暑假的学习,孩子将一次性解锁传统文化、童年趣事、亲人朋友、自然万物等常见写作主题,涵盖小学阶段的常见写作范围,再也不为写东西发愁



▼如果有想要了解更多信息的家长

可加企业微信咨询


全方位拓展视野,为孩子打造写作素材库
作为出题人的知识库之一,三联的封面故事曾多次入选考题素材。比如《三联生活周刊》2019的文章《袁隆平:改变中国的种子》,就曾押中2021北京中考题《做一粒____的种子》。
王迪老师还会用《三联生活周刊》的封面故事作为写作素材库,比起传统的常见素材人物,这些故事更丰富和多元,能极大地拓宽孩子的视野,让孩子在写作中举例子时,就能让老师眼前一亮。

金牌助教+社群全程伴学辅导,巩固学习成果

本次社群还有金牌助教,在社群中全程辅导,督促孩子学习进度,为孩子学习效果负责,全方位帮助孩子写作能力提升,让家长不再有后顾之忧。

7月16日开学,一直持续到8月22日结束,音视频可以永久收看。在这个暑假期间,大家也可以一边对照着暑假作业,一边用学到的知识来动笔,一举多得。

如果你想帮助孩子:

  • 短期完成作业、提高写作分数
  • 想激发兴趣、提升写作能力

都欢迎加入,打好写作基本盘!


限时特惠

现在购买即可享受前300人超值价998元原价1698元

超300人即刻涨价200元!可以永久回看!

还额外赠送一本原创实体写作手册

(请您购买后,留好地址,我们会尽快为您送达)

点击加入《名师写作专项提升营》

现在购买赠送独家原创秘籍 一本

最后的最后,欢迎大朋友小朋友加入这期热热闹闹的写作课堂,并且终有所得。

▼如有问题

您可添加爱玛老师进行咨询
作者:露茜
编辑:晨曦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25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