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我们在成都搭了个剧场,等你来演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09-05·阅读时长26分钟

60人看过
11月1日来成都西村大院,和三联一起玩转城市。

图源:家琨建筑


成都西村大院的一天幕启是晨跑。挂在空中的跑道是拉开的帷幕,日出是打下的灯光,鞋底摩擦塑胶的声音成了序曲,第一个上场跑步的人低头计时,呼吸急促却认真。晨练的老人已经开始压腿、甩手,动作缓慢却执着,像另一组节拍。快步穿过的人,脸上挂着去上班的表情,他们去往另一处舞台。偶尔有外卖员停下看手机导航,餐箱在晨光里闪着光,是闯入剧情的角色。整个城市酝酿在一片刚起身的窸窣声里,一句句即兴的台词,推着故事向前。

 

午间即是幕间,舞台转换。已经有店铺的招牌打出了侧翼的补光音乐顺着门口流淌进场。篮球场上传来的砰砰声,是敲击得略显笨拙的鼓点。有人把刚买的青菜放在长椅上,袋口松开,像是还未收走的道具。趴着补觉的人,呼吸均匀,身旁的水瓶还在滚动。谁是观众,谁是演员,并不重要,每个人都可以随时入场,也可以在无人注意时退场。

 

傍晚是最热闹的一幕。布景被人悄悄染色,夕阳把跑道照得通红。下场玩的人笑声撞在一起,越来越多人加入跑道上的绕圈,这是属于成都的弗拉明戈时刻。更多的人在此刻聚合:下班的、闲聊的、推着婴儿车的、拍照的,动作互不相干,却被同一片夕阳收拢。城市白日里的疲惫,在这里暂时停靠,像一场没有主线却异常饱满的戏。

 

夜幕将近,跑道上零星的脚步声越拖越长,谢幕的时候到来了。竹影在灯下摇晃,散场后的幕布。灯光一盏盏亮起,草坪边渐渐空了。街口火锅店升起热气,成了夜晚的安可。但真正的剧场,并不会因一天的结束而停歇。2025年10月31日到11月2日,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就将在这里拉开新的大幕。

 

过去五年,三联人文城市奖已经寻访过307个案例,集结超过一百位提名人和评委。它不仅是一份名单,更是一张公共网络,把建筑师、学者、艺术家和普通市民的故事编织在一起。今年,我们希望让这张网络真正“活”起来,它不仅是一次颁奖,更是一场以“故事剧场”为主题的为期三天的城市公共事件。



编辑 | 李靖越






活动时间

2025年10月31日-11月2日

活动场地

成都市西村大院


 

来吧,一起开个摊、玩个局、搭个场!

 

三联人文城市奖从不是一个孤立的颁奖,

而是一场关于公共生活的聚会。


你可以开个摊,卖咖啡、

卖杂志、卖珍奇小植物;
你也可以来办一场快闪,

送礼物、换东西、讲故事;
你还可以拉上朋友,

搞个展览、装个装置、开个工作坊。

 

不管是品牌、机构、艺术家,

还是社区里的老朋友,
我们都欢迎你来一起“凑个热闹”。

 

因为这不只是一次颁奖,
而是一座真正的城市剧场。
在这里,你的创意会被看见,
你的产品会被体验,
你的故事也会被听见。

 

我们期待不同领域的伙伴加入,
把西村大院变成最松弛、最好玩的城市现场。





颁奖盛典


2025年11月1日晚,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将在西村大院拉开帷幕。


典礼将延续评选的权威与仪式感,同时在舞台设计和表演形式上进行创新。


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现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现场

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现场

首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现场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现场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现场


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现场



我们计划邀请国内外表演艺术团体,以“人文城市”为主题,结合成都在地文化元素,把颁奖本身变成一场舞台盛况。西村大院,不仅是典礼的空间容器,更会成为一次情感与叙事的剧场。



年度分享


快速变化的时代里,城市早已不只是空间载体,而是文化、思想与社会变革的发生场。


三联人文城市奖论坛现场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三联人文城市奖论坛现场

三联人文城市奖论坛现场


在10月31日的年度分享(论坛)中,建筑师、城市学者、哲学家、社会学者、艺术家、音乐人等不同领域的创造者将同台对话。


他们将分享各自领域的实践与观察,探讨如何跨越学科的边界,让故事的发生更为多元、更有力量。



“上场跑 下场玩”


如果说颁奖盛典是全场的高光时刻,年度分享是思想的交锋,那么“在地共创”就是属于所有人的两天体验。在成都西村大院,每一位来到现场的人都将是故事的主角。

 

图源:西村大院Wesleyvalley

向左滑动查看更多

图源:西村大院Wesleyvalley

图源:西村大院Wesleyvalley


2025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在地活动版块“上场跑 下场玩”,由开“动”Peng、开“戏”Boom、开“趴”Bop、开“麦”Blah四大子版块构成。


我们将邀请人文城市奖项目方、提名人、评委,跨领域嘉宾,在地好朋友等,不仅参加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与年度论坛,更作为共创人,与我们共同完成并参与到为期两天(11月1日-11月2日)的丰富活动中。



开“动”Peng


时间

2025年11月1日(嘉宾日)

11月2日(公众日)


地点

成都西村大院·空中跑道



空中跑道将变成巨型“飞行棋”运动会。观众投骰子前进,触发趣味比赛:迷你排球、巨型保龄球、投壶、桌下足球……完成一圈即可领取奖牌,并在停机坪留下“时尚大片”。奖牌同时也是嘉宾证,每位参与者都能成为独一无二的主角。



开“戏” Boom


时间

2025年11月1日

地点

成都西村大院 · 中心球场



中心球场化身城市舞台,核心演出将由知名现代舞团带来,他们将带领公众用身体唤醒空间。同时,成都本地团队也将轮番登场,川剧、社区戏剧、音乐、舞龙……把日常搬上舞台,展现城市的文化张力。



开“趴”Whoa


时间

2025年11月1日—2日


地点

成都西村大院 · 中心球场



10个共创点位将由嘉宾、品牌与成都在地创意机构共同完成。这里可能是一个电话亭、一个口袋公园、一座临时美术馆,也可能是一次快闪或工作坊。观众将从“剧场票务中心”出发,沿着彩色线路探索各个点位,把十个小场景串联成一座“可玩的城市”。这些点位对合作与赞助开放,品牌可以直接与公众共创,留下鲜活的城市记忆。


同时希望招募更多的朋友参与其中,我们希望“开趴” Bop能浓缩城市中那些可能发生的故事:

 

建筑师、设计师、艺术家、策展人带来创意与视野;本地事务所、文化艺术空间、社区机构、餐饮与文创品牌提供落地的能量。


统一的视觉系统将串联这些点位,而每个点位的创意都由共创人自由发挥。


在这里,观众不再只是观看,而是选择自己的路线,亲手打开一段城市的冒险。




开“麦” Blah


时间

2025年11月1日


地点

成都西村大院 · 中心球场


场次

两场露天圆桌对谈



两场露天圆桌对谈,既是价值展示的舞台,也是深度链接的平台:让品牌的理念、机构的创意和城市的未来在这里交汇,让合作不止于赞助,而是共同成为城市剧场的共演者。



持续加入的

共创伙伴



崔灿灿


策展人、写作者

葛宇路


文化艺术行业从业者


何志森


建筑师,喜欢独自行走和发呆



刘悦来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教授,上海社区花园发起人



王懿泉


艺术家和策展人, 活络空间设计事务所创始合伙人


朱起鹏


神奇建筑研究室主持建筑师,策展人,城市研究者




搭伙儿CHAOS以最小经营单元体模式,完成社区需求的柔性社区综合体。作为一个融合疗愈产品、社群共创和文化体验的品牌及社区空间,致力于在现代生活的混沌中,为人们提供身心平衡的疗愈方式。通过多元体验,打造一个链接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内在的温暖社区空间。




花花生儿童艺术空间是一个跨学科融合的儿童创新艺术工作室,我们曾经是设计师、建筑师、教育工作者和策展人,专注为儿童打造融合建筑思维与美学的PBL工作坊。在这里,我们让孩子发声,在真实的项目中探索、创造与成长。




LOOKFOR工作室成立于2022年,扎根成都麓湖,是成都万华投资集团旗下的文化创意机构。我们聚焦于“生活方式孵化”,借助案例研究、线下活动和大型节日策划,不断探索并传递当代理想生活的更多可能性。





門口建筑工作室(Ask Architecture)立足于成都,致力于探讨场地、现实和传承的关系,力图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目前工作范畴为城市研更新研究,度假酒店一体化设计设计以及小型建筑的全过程设计建造统筹。


出版品牌「四开SIKAI」创立于2021年,以每一本专研一个课题,贯穿学术、实践与生活方式进行跨域观察,展开有关文化、社会、艺术、设计、建筑、商业的公共知识体系。




野狗商店 DOOGHOOD BOOKS 创办于 2018 年,是由创意内容团队 DOOGHOOD 推出的、关注独立创作者的策展型艺术书店,通过小型策展、选书、联名计划等,聚焦国内外独立创作者、全球精选杂志、艺术设计类出版物等,分享一间艺术书店视角的创作、创意与灵感。


一介是建筑与多学科创意机构。通过多学科多维度的思考,寻找“中间地带”,探索公共生活的多元表达,使城市更加丰富有趣。



一筑一事创立于2014年,倡导“抵达现场”式的专业、深度的探访与报道,持续深耕城市、建筑、空间、地方文化、生活方式等领域十一年,发布数千篇文章,拥有近百万读者受众。




植造,作为以植物为核心表达的生活美学平台,集纳了数百名全国乃至全球的花植设计师、艺术家和创作者。自2021年起,以花植艺术装置策展、市集和活动等形式,在不同的场域为人们带来焕新的自然美学体验。




城市是一座故事的剧场,周而复始。这里没有鲁钝的布景,只有那些能让人自在出入、各自找到角色的位置。剧本从未写好,剧情全由自己推进,有些片段看起来毫无意义,但在被建筑、空间和人激活后,便成了生活的题眼。


2025年的“故事剧场”,我们期待与大家一起,不只是城市生活的观察者,更是行动者与参与者。这不仅是一场创意内容的集中呈现,更是一个深度对话、资源联动与灵感迸发的平台。



成都西村大院的大幕已经拉开,

你的故事,要不要加入?




运营编辑:叶晨灏







公共空间奖 (人与场所)


旨在表彰体现人文关怀、推动社会公平、提升城市公共生活质量的城市公共空间,包含建筑/规划等实体空间实践。



建筑贡献奖 (人与建筑)


旨在表彰出色的建筑单体或群体设计,通过建筑本身及其赋予的空间功能,为改变人们的生活起到积极作用甚至带动区域或城市整体人文发展:可以是新建、改建或修复的建筑项目。



社区营造奖(人与社区)


旨在表彰有规模的、对居民共同生活具有启发意义的营造活动,可以包含社区空间营造、社区环境治理与社群运营等社区实践。



生态友好奖 (人与自然)


旨在表彰尊重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为城市实际发展提供绿色、可持续发展解决方案的设计实践/技术研究,包含生态修复、绿色建筑、城市景观等。



城市创新奖 (人与城市活力)


旨在表彰在城市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上积极探索的、有实验性和创新性的项目,包含空间设计、公共艺术、城市事件等实体或非实体项目;或者积极寻求更好城市人居生活,为解决包括交通、医疗、教育等城市问题而做出创新探索的长效实践。







2023/04/01-2025/03/31 期间建成的、在中国境内的实体或非实体项目,包括建筑单体、景观空间、生态系统、社区营造、创新实践以及非实体的城市公共性事件和系统解决方案。







在地

LOCALITY


我们的城市空间应该根植于地域文脉,将历史记忆融入当代生活场景,重构人与场所的深层联结。



融合

INTEGRATION


我们需要兼容城市不同群体的需求,打破多重边界,构建多元共生的社会生态和城市文明。




创新

INNOVATION


我们需要以创新的方式来应对更为复杂时代的挑战,在环境友好、经济繁荣与社会公正三个方面,探索中国城市的未来范式。




可持续

SUSTAINABILITY


我们倡导人与环境的平衡共生,资源的循环利用,从而延续生命系统,推动居民福祉的世代共享。














组委会主席

李鸿谷


组委会成员

贾冬婷/李伟/吴琪


总策划

贾冬婷


项目执行

活动:潘鸿/宋洋

品牌:袁潇雪

策划:俞冰如/吴佩珊/吴小霜

传播:沈雨潇/李靖越/黄丹蕾

商务:蒲军强/申倩倩





指定独立计票机构


北京市东方公证处


负责统计和复核选票的工作,

终审统计结果将在颁奖典礼前对外保密。



视觉设计

4aC Design





战略合作伙伴



行业合作伙伴







2025.05

评奖启动,提名团提名



2025.06

初审团针对提名项目进行投票,

评选出入围项目



2025.07-09

终审团针对入围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2025.09

终审团终评会



2025.11.1

第三届三联人文城市奖颁奖典礼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46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