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招不到学生的民办高中,正在批量解约新老师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22分钟

144人看过
在这场民办教育的结构调整中,受影响最直接的师范生们,仍在艰难等待一个稳定的就业机会。

*本文为「三联生活周刊」原创内容


刚到开学季,一批应届师范生接连遭到签约民办高中的突然解约,原因如出一辙:“招生人数未达预期”。尽管我国出生人口从2017–2018年起才出现明显下降,理论上高中生源大幅减少还在十年以后。然而,在经济增速放缓、社会教育观念转变以及“普职融通”政策推进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不少民办高中已提前陷入招生难困境。

根据教育部数据,2024年民办高中数量占到全国普通高中总数的30.59%,承担了相当一部分师范毕业生的就业需求。然而,随着招生难带来岗位缩减、营收下降,在这场民办教育的结构调整中,受影响最直接的师范生们,仍在艰难等待一个稳定的就业机会。




文|苏立

采访|苏立 何新月

编辑|王海燕

被毁约的应届师范生

按照原定计划,今年9月开学,周周将站在讲台上,正式成为一名高中英语老师,然而,一通突如其来的电话,打断了她的从教之路。

7月底,她接到来自宿州埇衡学校的电话,称今年“招生人数未达预期”,将辞退一批新老师,她也在其中。公开信息显示,该校是一所成立于2015年的民办普通高中,截至202410月,该校在校人数466人,教职工67人。

周周是一名英语师范专业应届本科生。今年3月底,教师编考试失利后,她将目光转向了民办学校。按照往年经验,这是多数未能“上岸”应届师范生的退路:民办学校机会多,求职成功率高,“学院老师、辅导员,也倾向于鼓励我们先签一个民办学校保底,这样学校的‘就业率’数据会好看很多。”另一位接受本刊采访的应届师范生说。

《请叫我总监》剧照

在学校招聘会上,周周向几所民办学校投出简历,最先收到宿州埇衡学校的试讲邀请,试讲结束后,她当场收到入职通知,当场就签了合同。

合同约定自71日起生效,未排课期间底薪是2800元;上课后月薪6500元起,包食宿。7月初,学校通知新教师入校培训。当天一共来了二十多位老师,有老师开着车、拉着行李,做好了住下的准备。

培训结束,学校让老师们回家等待下次培训的通知。7月底,周周等来了解约通知。随后她了解到,被辞退的新教师不止她一位。周周要求学校支付赔偿,被拒绝后,向当地教育局投诉,但事情迟迟没有进展。

820日,周周再度接到学校通知,要求她24日返校参加岗前培训,学校将根据培训和综合考核,确定正式聘任结果,并承诺按天发放待遇。通知还称,不参加培训,视同放弃资格;若参加后未通过考核,学校将依规办理补偿。

《平凡的荣耀》剧照

周周拒绝了这一方案,因为她认为“二次培训”,只是对方寻找理由裁掉自己的借口。周周了解到,学校还要求部分老师转岗到宿管、保洁等岗位,月薪降为每月1900元。不同意视为自动解聘。

本刊采访了数位和周周遭遇相似的应届毕业生,他们均在签约民办学校后,遭到学校毁约。这些民办学校分布于河北、重庆、广州、安徽、广西等各个地区,以初高中学段为主。所有民办学校的解约原因高度一致:“招生人数不达预期”。

受波及的还有在职老师们。一位来自山东省泰安市东平县的江河文达中学某历史老师,向本刊出具了今年8月初学校下达的“员工调岗通知书”,称“因学校教学岗位不足,现调你从教学岗位到宿舍管理岗位······延期未报到者,视为旷工,旷工超过3日按照自动离职处理。”另一位工作一年多的民办老师表示,他从入职第二个月起,学校就开始拖延发放工资,上个月拖到下个月,还要分两次发,并逐渐成为常态。

《我要逆风去》剧照

招不到学生的民办高中

宿州埇衡学校坐落在安徽省东北部的宿州市城东大学城。去年刚完成2亿元投入的改造与扩建,有2栋教学大楼共120间教室,3栋学生公寓,实验楼、教师公寓、餐厅、塑胶操场一应俱全,篮球场有6个,理论上可容纳近4000名学生,但眼下的招生数量还不足以填满这个新空间。

宿州埇衡学校的校办室助理王老师负责今年的招生和人事工作,在接受本刊采访时,他语气略显无奈。“今年教育局预计给我们的计划是500人,但实际招收的学生只有90多名。720日,学校得知招生人数后,立即要求所有老教师返校进行二次招生,但补录情况依然不容乐观。

图源:宿州埇衡学校公众号

招生人数不达预期后,7月底学校紧急发布公告,要求对新老教师统一进行二次考核,竞争上岗。最终,宿州埇衡学校辞退20多位老师,新老教师各占一半。

从去年起,宿州埇衡学校的招生就已遇冷。原本预计招收300多名新生,实际报到的只有88人。王老师说,今年当地中考人数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人,学校因此上调了招生计划,但录取让人始料不及。王老师说,仅他了解,“今年宿州市有5所民办高中没有招满,与埇衡学校同期创立的某学校,计划是600多人,实招100多人。另一所本地老牌民办高中,招生缺口也有800人左右。”

王老师了解到,今年宿州市有1600多位超过建档线的中考生没有选择普高,远超往年数据。甚至有不少500多分的考生,主动放弃填报志愿。放弃读普高的这批学生去了哪里?据王老师了解,除公办高中扩招,很多学生选择了中职院校或“3+2”计划(即3年中专+2年大专)

广东某市一公办中职老师李老师侧面印证了这种情况的存在。李老师说,这两年,所在的职校学位变得十分紧张,甚至“一位难求”。他提到,自己以往每年都要到各县各镇宣传招生,但从去年起,家长就开始主动带着孩子在校门口排队报名了。排队人数是招生人数的2-3倍。为了应对新情况,学校还专门开发了小程序进行预填报,并实行面试筛选。该校一些热门专业,如数控、机电,已达到570580分。

《加油!妈妈》剧照

“我们这个中专学校都要面试了,天啊!”从业十多年的李老师感叹。

李老师分析说,2022年《职业教育法》修订后,“普职融通”就逐渐代替“普职分流”说法,并开始从制度层面保证中职生的升学通道。为响应政策导向,李老师所在学校开办了高考班,中考500分以上学生可以入读,参加春季高考或走“3+2”培养路线。

储朝晖是中国教育科学院研究员,长期从事教育政策等研究。他告诉本刊记者,过去读民办初高中的学生,有相当大比例是留守儿童和一线城市打工子弟。这批孩子的父母收入并不高,他们既对老家的公立学校教育质量不满意,又因各种现实原因,无法进入大城市的公办学校,才折中选择民办中学的。

这些民办中学往往花费并不低。以宿州埇衡学校为例,学费6500/学期、伙食费3200/学期、住宿费500/学期。一年下来,基本费用在20400元,对普通家庭来说,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图源:宿州埇衡学校公众号

民办学校里,高中学段所占比重最大。储朝晖说,这是因为2006年全民实行免费义务教育之后,中小学阶段的民办学校招生能力就逐渐下降。相比之下,民办高中一直还维持着较高的招生份额。根据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4年,中国民办普通高中4819所,占全国普通高中总数的比例30.59%;在校生588.49万人,占全国普通高中在校生的比例20.14%

刘畅是广东省某市一所民办高中的数学老师,他提到,全盛时期,他所在的学校,在校学生达到2000人左右,每个年级近10个班,规模可观。该校所属的教育集团,在四川、湖北、西南省份、广东、福建等多个地区开办学校,涵盖小学、初中、高中等各学段,“步子迈得很大”。

山花烂漫时》剧照

刘畅还提到,他所在的学校,曾有一半生源靠公费补贴,就是通过中考统招录取,学费大部分由政府补贴。为缓解公办教育资源紧张、外来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入学等问题,国家鼓励和支持民办教育,对于经教育局审批有办学许可证的民办学校,政府每年会通过购买一定数量的公费学位予以扶持,使符合条件的学生享受与公办学校同等的待遇公费生的名额由当地教育局分配,这批学生也能带动学校口碑和自主招生,但今年,该校这部分名额被完全砍掉。公费生的流失,也间接影响了自费生招录。为完成招生任务,学校鼓励教师招生,每招一人奖励2000元。刘畅也参与了招生,那段时间平均每天拨打数百通招生电话,“感觉自己像搞传销的。”尽管使出浑身解数,学校最终仅招到约50名学生,与原定400人目标相去甚远。

对于民办学校生源下降,很多人的第一想法是出生人口下降。但我国出生人口自20172018年起才出现明显下降,这一因素带来的高中生源大幅下滑,还在十年以后。刘畅分析,这两年,民办中学招生发力,更多是受经济形势趋缓、社会教育观念转变和“普职融通”政策的影响。

待“上岸”的他们

周周正在与其他被解约老师一起继续维权,要求宿州埇衡学校按规定赔偿违约金。“合同上白纸黑字写着71日生效,即便没上课,至少也要赔偿我们一个月的底薪。但直到现在,最终的赔偿没有拿到,学校不了了之,也不给解聘合同。”

但真正让周周感到心力交瘁的,是迟迟没有着落的工作。与宿州埇衡学校签约后,周周就安心等待毕业和入职。“我原本计划在这里教课12年,之后继续考编。”但突然的辞退通知打乱了她的规划。9月开学季到来,中小学教师招聘已基本结束,岗位越来越少。

当民办学校的机会减少,不少同学将目光重新转向公立学校。然而,教师编考试的竞争环境正在急剧变化。2024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文件,提出实施教师学历提升计划,中学教师培养,将逐步实现以研究生层次为主。这意味着,普通本科师范毕业生面临的报考门槛将不断提高。

《山花烂漫时》剧照
“简历筛选环节可能都过不了。”“上岸”失败后,已经被迫转行的师范生田野对此深有体会。她去年毕业于西南省份一所师范学院,记得校招双选会上,公立学校招老师只要国奖获得者。“我的师兄师姐们毕业那年,有一等奖学金就能报考重庆主城区很多学校的点招;但到了我们这一届,连很多区县都要求必须有国家奖学金,或者必须是部属院校毕业。一下子,我们学校很多人连报名的资格都没有了。”

即便通过简历筛选,也只是拿到点招“入场券”,之后还要参加初面、笔试、终面。笔试内容包括学科知识、教育学、行测等等。田野是一等奖学金获得者,比较幸运地拿到过三四次点招考试“入场券”,但最好的成绩止步于第四名,而那个岗位只招一个人。

“一个岗位经常是上百号人去竞争。”为了“上岸”,他们班有同学去了四川偏远乡镇中学,“只要过去就给编制”。 但田野看来,这种安稳同样充满变数: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小镇上,一待可能就是一辈子;而当少子化趋势的影响开始显现,最先受到冲击的或许也是这批乡镇学校。

《因为不想吃亏》剧照

据田野了解,他们这一届所在班级约35人,最终成功考上教师编制的仅三到四个人。少数选择考研,其余大都流向民办学校和教培机构。还有个别同学,做着家教之类的兼职,以便保留应届生身份继续考编。

不仅普高,职业学校的教师编也在收紧。李老师说,这两年,自己所在学校的招聘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求学历证,教师资格证,还要有相关技能证书。报录比常常达到1:100以上。加之当地财政吃紧,包括李老师在内,学校的在编老师工资发得越来越拖延,甚至偶有欠薪。当地教育部门已经不再给学校新增财政编名额,学校也不敢轻易新招教师,缺某科老师时,就采取外聘的方式,上一节课结算一节课的费用。今年,学校没有开放应届生招聘岗位。

在接连遭遇教师编考试失败、毕业前夕被民办学校突然毁约等打击后,田野对教育行业的热情逐渐被浇灭,不久后,她通过银行招聘入职,彻底告别教育行业。入职后她发现,仅认识的十几个同事中,就有三人是师范专业转行过来的。

(应采访对象要求,文中周周、刘畅、田野为化名)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排版:小雅 / 审核:雅婷


招聘|撰稿人


详细岗位要求点击跳转:《三联生活周刊》招撰稿人

本文为原创内容,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欢迎文末分享、点赞、在看三连!未经许可,严禁复制、转载、篡改或再发布。

大家都在看








点赞”“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47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