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爱蜂蜜的猫
2018-04-13·阅读时长2分钟
— 聂耳说:“不同生活接触,就不能为生活创作”。
之前有幸去听《音乐的色彩》讲座,主讲人上海音乐学院韩斌主任曾提到,对于乐团来说,音准是第一位的。音准对学音乐的人来说,是最最基础的,往往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个乐团演出,音准永远应该排第一位;其次是配合,必须要整齐;然后才谈得上处理,对音乐的理解和情感的演绎。
对于每一个学音乐的人来说,基本功是必不可少的,练习的过程通常都很枯燥无趣,但要想有所成就,必须坚持打下扎实的基础。但是练习乐器又不能仅限于刻板的重复,你得自己发自内心去喜欢,用心去感受。这时候组乐团会是很好的互动方式。所谓“玩”音乐,大家在一起,互相切磋,才知道自己的水平差异,从而可以更好地加以练习。甚至通过聆听现场演出、讲座等互相交流,会对乐曲有不一样的理解,迸发火花。
前不久去听了一场《爵士中国风》的演出,期间演奏家与台下互动,问现场有没有学音乐的朋友。有一个穿白衣服的10岁小男孩,恰巧已学习了5年的爵士鼓。演奏家邀请他上台打一段,观众们也热烈支持。小男孩毫不怯场,上台打鼓非常自信大胆,就是热情有余,控制欠缺。这时候键盘和贝斯老师主动加入帮他配合,这两位老师可都是各自专业领域内的领军人物。小男孩也跟着渐入佳境,此时爵士鼓的老师还在一旁帮他打拍,并不断提醒他节奏和要点。然后小奇迹就发生了,小男孩的爵士鼓仿佛瞬间提高了一个层次,观众席也爆发出与之前不同的反应。原本大家可能很被动地坐那听音乐,可能仅仅知道舞台上大师演奏得好,却并不清楚好在哪里,但是经小男孩的演奏,大家才恍然大悟,原来音乐可以有这么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前后对比的反差之剧烈。对小男孩而言,这就是一次极其难得的学习机会,受益良多。之后小男孩高高兴兴地下台,演奏家们在台上也不忘给他祝福和宝贵的经验,“学音乐的朋友可以和志同道合的小伙伴组乐队,去向比你优秀的人学习,得到的不仅仅是经验,同时还会加深对音乐的认识”。
此外,练习音乐的朋友们也应该多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因为灵感有时候就是突如其来的。吉卜力原先的动画大师,高畑勋先生就有一部动画片《大提琴手》,讲述了高修虽然居住在田园乡村,环境简陋,但是动物们却是他最好的听众。高畑勋在片中借小动物,猫咪、布谷鸟、狸猫和老鼠母子,告诉高修关于演绎不同乐曲的情绪、节拍、配合,还有最关键的爱,要用心去演奏,只有真正去理解喜欢音乐,才能演绎美妙的旋律。最后高斯的琴艺大增,得到了大家的刮目相看和真心认可。
当然,在现实生活里,我们或许并不能真正地和小动物们对话,但是当你在接触大自然时,心境心态会不一样,说不定不经意间就得到什么启发和灵感,绝对大有裨益。 约•弗•雷沙特 曾说过:“音乐家难道不应该象诗人和画家一样地研究大自然吗? ”
最后再献上一段大师名言:
“ 音乐是热情洋溢的自由艺术,是室外的艺术,象自然那样无边无际,象风,象天空,象海洋。绝不能把音乐关在屋子里,成为学院派艺术 ” —— 德彪西
(图片来自网络,感谢!)
发表文章32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9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