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圆仔_l
2019-07-01·阅读时长2分钟
说到理财教育,我是属于没有发言权的那类人,既没有专业的相关知识,也没有对理财很感兴趣。不过想来这类人应该不止我一个,不妨谈一谈我们这类泛泛之辈的想法。
读大学的时候也上过经济学方面的课程,无奈知识都还给老师了,对于有些知识也许能理解,但是要说出个所以然来是没门了;重新学习也是可以的,无奈也没有这种动力。想来还是小时候家人那狭窄的理财观念对我影响较深。第一位对我的理财观念影响较深的人是我的奶奶(1911年生人),当我出生时她已经是一个非常简朴的老奶奶了,每天穿着深蓝色斜襟棉布衣服,吃住用都非常节省,品格受到亲友邻居的尊敬。永远记得别人给她的一把糖果她都舍不得吃要留给我,是她用爱和行动影响了我,以致于长大后我对金钱看得比较淡薄,也比较节省,大部分时候对钱财的要求是只要有点小钱足够购买日常用品足以。第二位对我的理财观影响较深的人是我的妈妈,一个对钱控制得非常严格且必须有控制金钱的绝对权力的人。小学时5元钱还是可以买到很多东西的,而学校偶尔就要求交5元什么费用,第一、二次问我妈还好,再多问几次她就会发火:怎么天天问拿钱!所以学校组织旅游那种活动我是不参加的,因为我不想问我妈拿钱。饼干和水果家里是有的,零用钱除了受到同学的诱惑买点零食也是存着不怎么用。这些经历在我最初懂事时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的本性让我在金钱方面成为了与我妈相反的人,这种本性也使我没法成为理财高手。
自然对于孩子的理财教育也要尊重我的本性,主要交给孩子的爸。尽管对理财一窍不通,但还是想了一下对孩子的理财教育。首先我还是会尊重孩子的本性,如果他本性不擅长理财,那么及早接触一些专业的理财公司还是会有好处,潜移默化中学到一些理财知识,且有专业顾问做好保本理财,不管能不能赚大钱,但总不能陷入经济危机。另外,当孩子还很小、对金钱还没有形成观念的时候也可以玩玩“过家家”的游戏,自己收到的红包、得到的零用钱、奖学金等自行管理,现在也有很多模拟理财的软件可以让孩子玩玩。当然如果可能的话,从小接触经济学知识也会对孩子的理财观产生较大的影响。关于家庭方面的经济问题,比如搬家、买房等重大资金的投资利用,孩子能明白时也可以让其参与其中,从头到尾清晰了解事情的开始、决策、结果,也可以提出建议,我的想法是亲身经历的事比书本中学到的印象更深刻。孩子长大后也会遇到类似的问题,是现在消费还是投资未来,是花未来的钱偿还高额利息还是保本赚点小利息……这些问题并不遥远。当然,亲人的影响也对孩子的理财教育很重要,也许一个精于理财的爸爸能带出一位精于理财的孩子。不得不提的是,朋友对孩子的理财观念影响也很深,一个花钱如流水的朋友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存款见底,一个经常借钱的朋友可能会因为金钱问题和孩子感情决裂……这样就扯远了。
罗曼·罗兰在《约翰·克利斯朵夫》一书中提到节约是种学问,倘使你不是从小习惯的话,就得靠多少年的磨练去学。可见节约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勉强只能浪费时间。而有的人天生善于理财,节约才不是他们理解的理财。擅长理财的人有擅长理财的活法,不擅长理财的人有不擅长理财的活法,说到底,人只能按照自己的本性活着,别人对自己的帮助不大。
发表文章3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