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世界和平需要另外一个地球

作者:crist

2020-01-10·阅读时长2分钟

798人看过

100光年以宇宙尺度来衡量其实很近,银河系直径长达十万多光年,100光年算是近邻,但100光年对于人来说又太过遥远,以光速飞行要整整一百年,差不多相当于一只蚂蚁以一厘米每秒的速度绕地球赤道爬一圈。


NASA的科学家非常有前瞻性,他们深知从长远看来,地球不能永远作为人类的家园,太阳会向红巨星演化,十亿年后体积会膨胀到地球轨道,在此之前地球上的生物就将灰飞烟灭,《流浪地球》讲的就是应对这个危机的故事。但无论NASA的科学家还是刘慈欣都太乐观了,地球的危机或许要等到十亿年后,但人类的大危机等不了那么久,可能就在一百年内,甚至就在眼前,当下美国和伊朗剑拔弩张的的冲突就是预演,其根本的矛盾在于,石油资源的紧张。


全世界已探明的石油总量,以现在的消耗速度计算,顶多只够五十年之用,随着页岩气开采技术的成熟,以及新油田的发现,能把这个时间在延一延,但不会超过一百年。积油针挑土,烧油水流沙,一块大油田的形成需要千万年的时间,但抽干烧尽只要几年十几年,就好像一个家族辛辛苦苦存了几十辈子钱,最后被一个后人一天取出来全用光了。


很少有人考虑过,没有石油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石油是工业的血液,现代世界建立在工业化基础之上,是须臾不能离开石油的。今天有很多新能源被开发利用,比如电动汽车,但在很多领域石油是无法取代的,内燃机汽车可以被电池动力车替代,那么飞机和轮船呢?它们可不是电池能驱动的。没了它们全世界物流就全部瘫痪了。还有以石油为原材料的轻工业、化工业该怎么办?没了石油,我们连化纤衣服都没得穿。再回到种棉花养蚕的农耕时代吗?


现在人们似乎把可持续发展当做了一个必然成立的真理,但现代工业文明的快速发展,是建立在石油煤炭等资源充分供给上的,而这个供给并不是可以长期持续的,甚至今天可能已经到了拐点,越往后越供不应求,人们如果不能及时做出改变,必然会面临严重危机。


危机不仅指石油,水资源也同样。世界上很多大城市的地下水已经告罄,随着人口增加,种植的粮食要增加,灌溉粮食谷物的用水量也不断攀升,然而淡水资源是有限的,越往后缺水的情况会越普遍。现在已有人计划从北极拉冰山回去解决用水难,沙特则用上了淡化海水,但成本非常高,水比油还贵,不是谁都能负担得起的,等沙特石油挖完了,不知道还有没有钱去用奢侈的淡化海水。


从蒸汽机到内燃机用了一百五十年,内燃机从诞生之初到今天又过去了一百五十年,这三百年的好时光,几乎耗光了地球母亲亿万年积累起来的全部家底,再往后这种好日子就难有了,人们必须在新能源应用技术上取得突破进展,才能实现所谓的可持续发展。


地球村已经有点拥挤,人越来越多资源越来越少,僧多粥少争端无法避免,要想完全避免冲突纷争,大概只有再多出一个星球来分担地球的压力。所以爱好和平的人应该告诉特朗普,咱发现系外宜居带行星了,赶紧想办法移民上去,不要再和伊朗争那点石油了。


当然等人类具备了星际移民的实力时,早就不需要石油作为燃料了,也没必要抢夺石油了。所以人类和平的希望在哪里?在星空,在宇宙,在光年之外,在人类能飞出地球的那一天。鉴于那一天还遥遥无期,现今人们对所剩不多的资源的争夺,还将继续下去且日趋激烈。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crist

发表文章4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