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消逝的奥运选手

作者:张斌

2020-07-22·阅读时长2分钟

75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96个字,产生1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7月17日,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就东京奥运的简办举措发言(人民视觉供图)


巴赫主席一定是越来越习惯于面前的镜头了,疫情彻底将一次国际奥委会全会搬到了线上。如若不是疫情,该是在东京摆下会场的,大事小情一一决断。线上全会,投票环节琐碎,每一次按键的时间窗口极其有限,委员们会前接受了充分的培训,一度人们对年长委员还有几分担心,结果长达五个半小时的线上会议以及每一次按键表决都有条不紊。

全会的信息量巨大,中国媒体最感兴趣的是东京奥运会赛程排定,毕竟夺金看金是基本面嘛。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机会细致体会巴赫主席流露出的焦虑,发言中和会后的发布会上,主席都策略地克制着表达,没有将焦虑聚焦在具体年份和赛事之上,只是笼统表达,政治纷争和割裂将会深深影响到未来几届奥运会的前途和命运,这权且算是一次信号清晰的高度预警。在下一个任期中,巴赫将继续高擎五环旗帜,引领奥林匹克运动在时代洪流中稳步前行。主席最担忧的是,以政治对抗为目的的奥运抵制发生,他称“这是真实存在的危险”。

全会落幕,转过一个相对轻松的周末,7月20日,这个属于奥林匹克的日子迎面而来。整整四十年前的这一天,莫斯科奥运会开幕,苏美冷战在奥林匹克的躯体上切下了深深的伤口。27岁的巴赫没能再次参加奥运会,抱憾终生,时至今日,他还强调,“抵制体育大赛,只会惩罚那些不能参赛的运动员,也剥夺了民众分享奥林匹克选手荣耀、骄傲和喜悦的机会”。如果以上还不能完全定义抵制行为的话,巴赫主席最后补上了一句——“全然无用,弊大于利。”

1980年的奥林匹克缺失,不仅仅在巴赫心中留下痛楚,那些为了一届奥运会倾尽全力数年,准备挥洒青春而又未能开启奥运征程的人们,四十年后,大多已是银发老者了,回望那次取消的旅程,他们都认定自己是一代消逝的奥运选手,而这悲剧的一刻则是从1979年12月27日,苏联军队侵入阿富汗开始的。

文章作者

张斌

发表文章316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598人

中国中央电视台主持人,体育评论员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理想学校

20年后重返霍格沃茨

140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