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猫头鹰就在路上

作者:孙若茜

2020-07-22·阅读时长18分钟

534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121个字,产生9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哈利·波特与魔法石》剧照


哈迷时刻

遇到哈利·波特时,林品12岁,刚升入初中,搬到了另一个小城居住。和许许多多的哈迷一样,在11岁的哈利身上,他发现了自己:一切都从零开始,陌生、新奇,想要寻找新的朋友,想要证明自己。

“哈利·波特”系列的中文版是在2000年开始陆续出版的。2002年,林品初二,小说已经出版到第四部,由第一部小说改编的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也已经公映。“哈利·波特”开始风靡校园。

那年的元旦晚会,林品的班级想排一个“哈利·波特”的小短剧。看过原著的人都想参演,大家就商量要选个角色最多的片段,最终选定了《哈利·波特与密室》的结局,哈利、罗恩、金妮、汤姆·里德尔、桃金娘、吉德罗·洛哈特,再加上蛇和凤凰,少说也需要八个演员。林品当时是班里的哈迷中读得最投入的一个,对排戏有很多的想法,学习成绩又最好,就顺理成章地演了哈利。

那时候大家还没有cosplay的概念,没有斗篷,没有魔杖,只能找些日常的用品替代,每天到一个同学家里挥着筷子排练。后来,那位同学奶奶的圆框老花镜也被征用了,林品戴上之后,大家都觉得他像极了哈利,那是他第一次在外形上也找到了与哈利的重合。从那以后,再次与哈利·波特在书里相遇时,他更有了揽镜自照的感觉:哈利与同学之间情感的升温或摩擦,打魁地奇时想赢的心态,在学习上遇到的困难,林品无一不能在现实中找到与自己的对照,就连学校的课程也被他暗暗地与霍格沃茨对应起来——他心目中最重要的语文课就是黑魔法防御术,哈利这门课的老师在七年里换了七任,林品的语文老师在三年里换了四任。


林品


高一的诗歌朗诵比赛,绝大多数同学都从语文书里挑选诗歌作为朗诵篇目,但林品写了一首悼念小天狼星的原创诗。那时,“哈利·波特”系列刚刚出版了《哈利·波特与凤凰社》,里面写到了小天狼星的坠落,那是一个让所有哈迷无比心碎的时刻。我们眼看着小天狼星躲过贝拉特里克斯射出的红光,听见他大声地嘲笑:“来吧,这不是你的水平!”声音还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时,第二道光就正中了他的胸膛。笑容还没有完全从他脸上消失,但他的眼睛惊骇地睁圆了。坠落的过程十分缓慢,小天狼星的身体弯成一道优美的弧线,向后跌入了挂在拱门上的破烂的帷幔。他就这样消失在了帷幔后面。书里写,帷幔像被大风吹着一样飘摆片刻,又恢复了原样。和哈利一样,我们觉得小天狼星只是跌到了拱门里,随时都会在另一边重新出现,可是,他再也没有出现。那种猝不及防的失落感,是我们每个人在面对亲人离世时都无法躲闪的钻心咒。尤其,当我们第一次面对。那正是哈利人生中第一次直面亲人的死亡,而林品也同样经历了。林品穿着霍格沃茨的校袍,戴着格兰芬多的围巾,以他看来最为庄重的形式在朗诵中完成了他的悼念,以及他的cosplay首秀。

“我感受他的喜怒哀乐,从他的成功或挫折中吸取经验,积累教训。我认同了他,所以就越来越像他。”回想起当年那种强烈的代入感,已经是大学老师的林品分析,“哈利·波特”是采用“第三人称限知叙事”的小说,换句话说,读者观察魔法世界的视野是由哈利的视角所限定的,读者的所见所闻依附于他,因此代入感会特别强烈。而且,哈利在书中所占的笔墨最多,也是性格最丰满的一位,他既有正直善良勇敢的一面,也会暴露出各种各样的负面情绪。他的优点和缺点被我们一览无余,那种不完美和多面向非常容易让人在他身上找到共通之处和情感的共鸣。


2000年起,“哈利·波特”系列中文版陆续发行,全七册首印量达445万册


当然,并不是所有哈迷都会像林品一样与哈利·波特本人找到情感联结,甚至不一定非常喜欢这个角色。但正如林品所说,J.K.罗琳对霍格沃茨魔法学校的设定,既对魔法学习这项超现实活动进行了现实化的处理,又对现代学校这个日常生活空间进行了奇幻化的变形。同时,四个学院:格兰芬多、斯莱特林、拉文克劳、赫奇帕奇所代表的不同人格类型,不同的精神气质,形成了一种包容多元的召唤结构。这使得不同人格、不同趣味、不同性情的读者都能找到自己的学院归属,并在其中投射自己的认同,投放自己的身份。

因此,哈迷见面,通常首先要互相指认彼此的学院。不过,这并不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都只能属于一个学院。有人认为,四个不同的学院,就刚好代表一个人身上不同的四面。就像哈利身上兼具斯莱特林,赫敏身上兼具拉文克劳,罗恩身上兼具赫奇帕奇的特点一样。林品虽然毫无疑问来自格兰芬多,但他觉得自己也有些拉文克劳的倾向。理由是,他最爱的角色是卢娜·洛夫古德。卢娜偶尔奇装异服,从不怕背后有人指指点点,那种逍遥洒脱和特立独行是哈利和林品身上都没有的,所以他们都非常欣赏她。

佐荧说,她来自赫奇帕奇,但她希望自己是斯莱特林的学生。“既有蛇院(斯莱特林)的沉稳,又有獾院(赫奇帕奇)的善良。这是我对自己未来的期望。”她的答案多少让我有些意外,毕竟,佐荧在哈迷中被更多的人看见,是因为她cos斯内普的专注。

文章作者

孙若茜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36个推荐 粉丝708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理想学校

20年后重返霍格沃茨

14007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9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