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01 | 莽张飞何以成为万人敌?

作者:张佳玮

2020-08-01·阅读时长7分钟

5620人看过

01 | 莽张飞何以成为万人敌?

26.0MB
00:0014:03

我们现在说张飞,第一反应肯定是“黑脸莽将军”。重庆有个小吃叫张飞牛肉,就是说这牛肉黑魆魆的,像张飞。许多人还容易把张飞跟李逵混在一起。演员康凯老师就曾经演过张飞和李逵。我一个东北朋友跟我说:“世上四大黑——张飞、李逵、驴尾巴、地雷。”不知道他怎么想的,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因为《三国演义》里没说过张飞黑,只说他“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就是说他大眼睛、大胡子,没说他长得黑。

除了黑,大家都还知道,张飞“莽”。《三国演义》里,张飞的形象一直是好喝酒,贪杯误事,而且很莽,没事就朝着吕布“三姓家奴,来与燕人张翼德大战三百回合”,显得比较莽。现在有些人爱翻案,说张飞历史上会书法,会画美人,是个儒将。这个翻案心情可以理解,但翻得有点过。张飞会画美人这件事没任何实际记载;会书法这件事有一个《八蒙山铭》的刻字传世,但也有很多人认为,这是后人托名伪造的;说张飞是儒将就更加不一定了,因为没任何记载证明张飞文墨了得。所以翻案可以,不能太夸张。只能说有一点,张飞确实是“敬爱儒生,但不恤小人”,就是说他和士大夫关系不错,但是看不起下层劳动人民,关羽是“鄙视儒生,但体贴兵卒”,这哥俩是有很大的反差的。

正史上的张飞究竟是什么样呢?

正史上,张飞的第一个特征是骁勇,是真的骁勇,名垂后世的骁勇,三国最顶级的骁勇。《三国志》之后,自古是关张并称,后来数百年吹嘘人勇猛,多以关张比之。比如南北朝的时候,北魏说杨大眼骁勇,说:“关、张也不过如此!”;比如《陈书》里,吴明彻鼓励南朝第一猛将萧摩诃,说:“都说你有关张之名,来斩个颜良啊!”

但是,当时又承认,关张虽然都很强,但关羽要强一点点。《三国志》形容张飞的原话是:“飞雄壮威猛,亚于关羽。”亚军的亚,关羽比张飞要强一点,张飞比关羽要差一点。

本国人吹就不算了,魏国谋臣程昱说关羽张飞是万人之敌,周瑜给孙权写信的时候说关羽张飞都是熊虎之将。蜀汉史料比较稀缺,张飞具体多猛,没有很多的细节记载,但同时代大家的吹嘘不可能是无缘无故的,肯定是打出来的名声。

正史上最有名的一件事,就是张飞所谓“长坂桥据水断桥一声吼”,《三国演义》和历史上都有。《三国演义》里,说张飞据守长坂桥,派骑兵扬尘虚兵,让曹操以为有埋伏,加上八年前关羽在白马对曹操念叨过,说:“我弟弟张飞可厉害了,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加上张飞嗓门大,吓死了夏侯杰,曹操吓退了。那是《三国演义》的说法。

历史上更简单一点,历史上是刘备带百姓缓缓南走,曹操派部下五千精兵一日一夜行三百里追上,击溃了刘备军。眼看要捉到刘备了,张飞亲自带二十个骑兵断后,拒水断桥,拿着矛吼:“身是张益德也,可来共决死!”结果是曹操一方“敌皆无敢近者”,一个人都不敢过来。

为什么这一吼分量重呢?因为张飞对面的不是普通士兵,是曹操麾下的虎豹骑,三国当时最精锐的部队。精锐到什么程度?当时曹魏的虎豹骑中,每个人都是所谓天下骁锐,你可能当一个“百人将”才能进虎豹骑。放在现在开个玩笑,每个虎豹骑都是连长级的水平。

就在此前三年,曹操围南皮的时候,曹纯麾下的虎豹骑斩了袁绍的儿子袁谭的首级。就在一年前,曹操北征乌桓,又是曹纯率领虎豹骑,乱军中斩了单于蹋顿的首级。所以说曹操的虎豹骑是闪电般的斩首部队。曹操派他们来,就是来杀刘备的。他们已经击败了刘备军,前方就是刘备,捉住了就是不世大功。我们知道,冷兵器时代,追击的时候杀伤力多可怕啊!这些虎豹骑英勇,他们肯定是要追到底,追上了就把刘备解决了。那么,为什么虎豹骑看见张飞拒水断桥,就不敢追了呢?反过来证明,张飞的威慑力有多强。

我们知道,“万人敌”的称号是个威名,而威名得靠实在的战绩堆积起来的。上阵打仗的爷们都是刀头舐血过来的,没有实打实的战绩,谁理你?你吼一声显得嗓门大?我如果站在长板桥头喊一嗓子,虎豹骑过来就把我杀了。显然,虎豹骑因为某些因素,比如说张飞在当阳长坂坡的表现,比如说张飞此前的名声,虎豹骑被吓住了。

这就需要我们发挥想象力了:三国时最精锐的特种兵部队,每个人都是连长级百人将的斩首部队,为什么看见张飞就怂了?举另外一个例子,整整半个世纪之后,淮南三叛时,当时的猛将文鸯曾经突袭司马师,把司马师吓了一跳,然后文鸯单骑走了。司马师派人追,追了半天不追了。为什么不追了呢?因为千多骑兵追文鸯,追了六七次,每次都被文鸯单枪匹马杀到阵中折腾一番,追就是捉不住他。所以这个案例就说得很明白了,能让精锐的骑兵对手不敢逼近,肯定不只是因为张飞嗓门大,要么是他已经做出点什么了,要么是有 、鲜血染就的杀神之名,才吓得退虎豹骑。

所以,张飞断后成功,让如此精锐的虎豹骑都不敢接近,说明这威慑力后面,是无数的砍杀记录堆积起来的。我们说关羽、张飞“万人敌”,一个人真能敌一万人有点夸张。但张飞敌一千人,是有人认可的。

刘备和周瑜打南郡的时候,有一个细节。刘备跟周瑜说:“我们两方交换一些兵力,你给我二千人,我给你一千人,加一个张飞,怎么样?”周瑜二话不说答应了。周瑜的第一反应不是:“你给我1001个人,我给你2000人,我亏了!”不是,周瑜答应了。

周瑜和张飞合作了这么一小段时间,之后他给孙权写信,说:“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那段时间,关羽是出了名的绝北道,卡在曹仁与曹操其他援军之间,完成了战斗任务。张飞跟周瑜这段时间做了什么我们不知道。但是周瑜用两千人换了张飞带的一千人,回去还跟刘备说张飞是熊虎之将,就说明张飞确实厉害,一个人抵一千人,至少周瑜是认可的。

所以,张飞如此勇猛,能在多场战役中立于不败之地,成为万人之敌,当然勇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不能单靠勇猛。在《三国演义》里面,会体现出张飞是个粗中有细的人,很喜欢“扮猪吃老虎”。都知道他喜欢喝酒,在徐州时他喝酒装醉,骗过了刘岱、王忠;在长坂时,他匹马扬尘,打巴郡时,用计诓骗了老将严颜,也是说“我喝醉了,我要冒然采取什么军事行动”,把严颜骗出来了;打张郃时,张飞也是装醉,其实是抄小路……所以,其实张飞用的是一些很狡猾的打法。

历史上的张飞,非常懂地理。刚才我们说到在当阳长坂,张飞拒水断桥,就是找到一条河流,把桥拆断,兵马裂开,带着二十骑兵而已。除了张飞骁勇,吓退了虎豹骑,还就是他非常懂地理,这确实是一个让对方没法过来的地理条件,我们常说“好的地形是成功的一半”。

后来张飞入川,一路所向披靡。仔细想想,这其实很难。因为西川的地形,要打进去,尤其是要从三峡那条路线打进去,川中天险啊!张飞曾经在巴郡捉了老将严颜,又放了,还得到了严颜的感激。严颜是谁?巴郡的守将。巴郡在哪儿?现在的重庆。重庆,山城,去过的诸位都知道那是什么地形,怎么打得下来呢?张飞一个河北人,能攻破那里,仔细想想看,多厉害!

后来,张飞曾经跟张郃作战。张郃是谁?曹操家五子良将之一,历史上说张郃的特长是预判和地形,非常厉害,诸葛亮都忌惮他。街亭之战,张郃就是看准了马谡的地形不对,围山断水,把马谡解决了。

张飞和张郃对打的时候,虽然张郃特别擅长地形和预判,但是张飞和张郃相持五十多天,之后张飞从小路出战,山道狭窄,首尾不能相顾,把张郃给打得灰飞烟灭。这就体现出了张飞又有勇又有谋了,因为所谓“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是勇,但是他能找到小路,而且逼迫张郃和他在那里会战。张郃当时是仅以身免,几万部队,除了他自己,其他人都被打得灰飞烟灭了。

所以,这么擅长地形和预判的张郃,还能被张飞打败了,就证明张飞对地形判断实在厉害。 从拒水断桥,到攻下山城,到击溃张郃,张飞非常懂得用地形。正史里,张飞一点都没表现出莽,反而是非常审时度势。

所以张飞在正史里的缺点,其实不是地利,而是人和。他吃大亏一共两次,一次是被吕布偷袭丢徐州,那是因为徐州本地旧将下邳相曹豹跟张飞不和,勾结吕布偷袭下邳,张飞杀了曹豹,丹杨兵叛变,这说明张飞确实搞不定和下属的关系;另一次就是被手下人范疆、张达刺杀了,还是说明张飞搞不定和下属的关系。所以说,关羽是不敬君子,张飞是不恤小人,这是性格问题。

总结

所以,正史上的张飞不太搞得定上下级关系,尤其是对下级的关系,但智谋是有的,而且很了得。虽然张飞不是许多翻案的人会说的儒将,但张飞历史上确实是勇猛无敌,而且地形判断力超强,打法又非常狡猾。一个河北人,可以在四川山地里打仗这么好,真是很了不起。在地形和智谋上,能把擅长地形和智谋的专家张郃打到屁滚尿流,真是很厉害。

所以,《孙子兵法》有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叫做“将以勇为本,行之以智计。”将领当然是要以勇猛为本,但还是要靠智谋来驱动。虽然各种传奇都在渲染常胜猛将没什么头脑,有勇无谋,但其实不可信。因为,想想看,从来没有哪个真正纵横百战的将领,可以光靠肌肉解决问题,头脑是一定要有的。

互动

好了,这节就聊到这。三国这个话题,光我一个人讲没意思,我也出了个题,请你来聊一聊:“莽”这个特点,在战乱时期是一个很稀缺的特质;那么现代社会,还需要“莽”吗?为什么?有想法,就在留言区写下来吧。

文章作者

张佳玮

发表文章28篇 获得2个推荐 粉丝356人

自由撰稿人,出版小说、散文集、人物传记、译作共计四十余本,有温度的人气青年作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张佳玮·说三国

大时代中的个人命运

13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