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日青
2018-01-29·阅读时长5分钟
说起“枕边书”,像我这种容易情感泛滥的巨蟹女,读物自然是有不少的。我的床头柜放着一摞书,一数十七本,床旁木地板上也搁了七八本,有的还没看,有的翻了一些。我常常是五六本书同时看,最近看完的一本书是《一幅画开启的世界》,作者高畑勋。
高畑勋,日本著名的动画导演,与宫崎骏创立了“吉卜力工作室”,拍摄过《萤火虫之墓》《岁月的童话》《百变狸猫》《辉夜姬物语》等电影。
高畑勋的这本书,是应“吉卜力工作室”月刊主编田居先生的邀请,在《热风》上每期写一篇关于画的杂文,形式不拘,内容随意。高畑勋完全是怀着一份“与他人分享的心情”,以一种“随性的赏画方式”,完成了这次专栏文章的创作,集结成书。
正是由于这种随性,此书呈现出了有别于学术著作的活泼趣味,更容易走近大众。虽然说对于绘画,最好的观赏方式还是直接接触画作,但由于诸多条件的限制,我们少有机会真正一亲芳泽,所以借由他人的眼睛去接近这些艺术的美好,也是一种寻常的选择。
这本书介绍的画作涉及了从11世纪开始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的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大多是欧美画家的创作,也包含了中国、日本、朝鲜、伊朗、印度等国家的少数作品。
此书的特色之一,高畑勋在画作内容的选择上,关注俗世生活,关注活泼的人性。
保罗·德·林堡 (法国)的月历画,描绘的是中世纪法国农村的生活景象。教堂、村落、农舍、炉火以及叉开腿跨着火盆取暖的习俗,透着素朴和田园牧歌的风情。17世纪的伊朗,一幅陶瓷彩砖拼贴《白地多彩野宴图》色彩明丽,装饰效果极强,画中女主衣衫半解,小腿裸露,男人手握裙带,侍女端佳肴美馔,展现了伊斯兰世界男女游乐的私密乐趣,完全有别于印象中伊斯兰国家男女界限森严、互无交集的文化传统。申润福的《端午风情》是《朝鲜王朝风俗画》中最有趣的一幅。这批风俗画的画面主体,是被社会排斥在外的底层的妓女、巫女、侍女、仆役等“贱民”。画中女性衣衫半褪,在溪边或冲洗,或沐浴,头顶重物的女子短衣下露出一只乳房,身披红衫的女子悠然地荡着秋千,两名年轻男子躲在岩石后偷看。画面展现了19世纪初朝鲜社会男人玩相扑,女人荡秋千,菖蒲洗头洗脸的端午风俗,女性在严格限制中的自由姿态。
除了对社会风俗的关注之外,高畑勋对于一些人物画作的选择介绍,也倾向于人本身的情感与力量。哪怕是宗教题材的作品,也是让你感受到平凡而生动的人性。拉·图尔的《木匠圣约瑟》是17世纪法国的绘画杰作,表现的是童年耶稣与父亲的日常生活情景。父亲干着木工活,耶稣手持蜡烛帮忙照亮,画面呈现的是一个非常可爱的小人儿,目光热忱,就像任何一个乖巧懂事的邻家男孩。荷兰画家伦勃朗有许多传世名作,高畑勋选择介绍的是《桌前的提图斯》。画中人物是伦勃朗十四岁的儿子提图斯,趴在书桌前写作文,大拇指抵住脸颊,眼神放空,思想不知神游何方。这一瞬间的提图斯,与我们身边学习时心不在焉的孩子何其相似!《帕洛玛玩蝌蚪》,展现了不一样的毕加索,一位父亲的温情与爱意。毕加索的变形、解题与重构,在这幅画中体现得非常自然。五岁的女儿帕洛玛,光着脚丫,跳进水里玩蝌蚪,憨态可掬,充满童真趣味,让我们看到一个生机勃勃的儿童世界!观者带着赏玩宠溺的意味不忍打扰。
此书的特色之二,对于绘画作品的品鉴,高畑勋常常运用比较手法。他会把不同画家的同类型绘画放在一起,比较他们表现内容和绘画手法的异同;他也比较不同国家的同类型绘画,从中找出绘画艺术的继承、交融与演变。
在讲到荷兰画家维米尔的《德尔夫特远眺》时,高畑勋援引了《不被看见的看见》,把维米尔与同时代荷兰画家伦勃朗的用光手法进行了比较。在维米尔的画作中,“物被施了一道以我们的眼睛绝对无法发现的魔法,呈现在我们面前”“日常之物与人,作为一种几乎具有真切触感的东西,沐着侧面而来的自然光”。“伦勃朗描绘某件物体、某件事物时,那事物便呈现出它们的自身,为此而放弃了成为别的某事某物”。在讲到19世纪法国画家库尔贝的《海浪》时,高畑勋提到了日本葛饰北斋《神奈川冲浪里》,葛饰北斋用线条捕捉波浪的动态,库尔贝却将海浪“如实”呈现在画布上。而且,他联想到了20世纪日本风景画大师东山魁夷的《涛声》,那种描绘波涛的笔法,“凝聚着一个日本画家深刻钻研西洋画法之后的伟大成果”。
他说到“强再现性”的中国宋代画作在日本平安及镰仓时代亦有流传。探究“究竟是怎样的来龙去脉,使南宋画家绘出了一幅日本猴图呢?”类似这样的追问,在书中随处可见。有关申润福的《端午风情》鉴赏是写得很有代表性的篇章。不仅拿画作与雷诺阿电影《乡间一日》所呈现的画面作比较,而且文中涉及了关于中国、韩国、日本等多地关于端午风俗的比较。援引了日本导演黑泽明电影《留芳颂》中的歌词、苏轼诗句及日本诗人炭太祇的俳句。
所以,看高畑勋的这本著作,我们不仅仅感受了画作的美以及鉴赏美的方法,更重要的是感受作者对于文学、电影、音乐、摄影等多种艺术门类的广泛涉猎。
另外,在画作的艺术表现类型上,此书涵盖面较宽。从工具材料、题材内容到表现形式,各种绘画类型基本都有涉及。20世纪初德国画家弗朗兹·马尔克创作的《林中之鹿Ⅱ》是一幅油画,动物题材的表现主义绘画。这幅画借由森林和鹿,用鲜丽的色彩层叠交融、抽象的三角构图以及鹿家族互相依存守护,勾勒着德国20世界初期男性心目中的理想家庭的模样。法国画家劳特雷克的《伊薇特·吉尔贝》是有关香颂歌伶伊薇特·吉尔贝的人物肖像石版画,也是一张海报设计图。光看设计原图,你是无法接受人物的容颜,据说伊薇特曾经拒绝这张草图。但如果你看过她的照片,还是会感叹画家对伊薇特舞台形象的捕捉,随着年龄的增长,伊薇特越来越接近画家所描绘的样子。或许这就是真正的艺术的魅力!
高畑勋是一位电影人,他很谦虚,说自己对于艺术是“门外汉”。在这本书中,他认为自己“写着写着便会跑题”。但我以为,恰恰是这种“跑题”,使此书带上了“混杂”的气质,它不是纯粹的赏画之作,而是借由赏画,为读者打开更广阔的阅读视野,我们更可以了解画家的经历、情感,画中人的故事,不同的社会风俗以及时代风貌。
这样的枕边书,不震撼、不颠覆,但有趣、有知、有格调,随意亲切,充满个人观点和偏好,你值得拥有!
发表文章17篇 获得11个推荐 粉丝49人
千江有水千江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