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被忽略的六堡槟榔香,到底是人情味还是雅俗共赏?

作者:鱼乐

2020-11-11·阅读时长5分钟

322人看过





电影《食神》的场景     图源网络


“我念施主一夜之间白了头,方才动了恻隐之心,让他进戒律禅院学厨艺……”这是周星驰电影《食神》高潮部分中方丈对记者的回答。当周星驰问大师:“什么是最好的味道?”方丈却回答:“你念想的味道有过往有故事就是好味道。”其实并没有什么食神,只是追求心中最好的味道而已。




电影《食神》的场景     图源网络


正当普洱和黑茶被当下的内地人炒的火热的时候,六堡茶还是不温不火的发展。为了迎合市场的需要,六堡茶早已从最早生茶的制作转向了熟茶的制作。具体年份无法考证了。就类似普洱开始做后发酵一样,1973年完成熟普工艺的制作,其实是为了表达和表现出普洱生茶最后的味道,味道并非等同,而是做了一次味觉的无限延伸与接近。相比六堡茶也是一样。同属于黑茶类的普洱与六堡,生茶与熟茶之间其实在工艺上早已是有很大的区分了,生茶永远不可能变为熟茶,但生熟之间在汤色上,放了若干年后的生茶汤色会接近熟茶的颜色,但肯定不会等同。




有唛号的三鹤六堡茶




竹楼装的六堡茶


受朋友的邀请来到了付老板店中,因为老板不在店里,此时的老板娘早已在店外恭候了。可以看到他们现在还在经营的茶叶无非就是三种:泾渭茯茶、三鹤牌的六堡茶鱼赵李桥茶厂的川字号青砖米砖。




已经陈列在店铺中的青砖茶


现代制作的六堡茶:经过杀青、初揉、渥堆发酵、蒸压、陈化等工序,方能成型。外形条索粗壮,色泽黑褐油润,耐于久藏,越陈越好,被誉为“可以喝的古董”。在仓储良好的情况下,陈放六堡茶,六堡茶口感随着时间越久,口感越醇香,韵味十足。近些年在茶叶的专项研究中可以看到六堡茶具有和胃理气、消滞除胀、清热化湿、醒酒、降脂等多种保健作用,一直被视为养生保健的珍品。




2015年社前茶  六堡茶


但是在进店,我们选择了一款相对相对标杆的“槟榔香”品饮。关于黑茶,我对它的了解还只是停留在六安篮茶做侨销给南洋以及工人作为祛湿降暑减少痛风进行品饮的年代,那时的广州十三行流行着“穷饮六安枝,富饮六安茶”的说法。




2015年社前茶  六堡茶干茶外形与细节


早在清朝嘉庆年间,流传着六堡茶六堡茶一直当药用的民间偏方。无论是消暑解渴,还是治疗感冒肚屙等症状,都是一壶六堡茶解决。因功效独特,其后逐渐融入广府文化。在晚清时期,更因出色的祛湿、调理肠胃功效,流行于“下南洋”谋生的华工之中。在民国时期,就有文学作品和文献记载,工人们解渴的时候就会用一直大茶缸,抓一把六堡茶放入缸中,加沸水一冲,用木勺舀起来喝。那个时候国内人知道的并不多。当茶饮从外销时期转而开始内销后,小众的六堡茶才逐步走进人们的视野。




六堡茶  “熟茶”


“红、浓、陈、醇”、槟榔香、松烟味、甜稠的口感,就是传统六堡茶的正味。所谓正味就是人们多半为了标榜自己的这个东西与当下所流行的东西有很大区别,譬如像正山小种中正山的概念、铁观音正味的概念等。建国之后六堡茶的生产才得到了恢复,当时根据港澳与东南亚客户的需求,必须要研发一款汤色红浓口感滋味醇厚的一款六堡茶。当时隶属于中国茶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茶”)的梧州茶厂开始研究冷水渥堆发酵工艺,直至1958年该工艺成熟,然后大规模地统一生产,于是大家便记住了这个六堡茶的口感。冷水渥堆发酵的原理是通过湿热作用、酶促作用和微生物作用,促进内含物质转化,减轻苦涩味,使得汤色加深,滋味变醇,叶底颜色变红褐或黑褐,优化了茶叶品质。但这个并非六堡茶传统的“槟榔香”。




用盖碗冲泡的熟茶六堡茶




熟六堡茶汤色


上世纪50年代至2005年外贸茶叶出口许可证管理取消之前,整个广西只有梧州中茶茶叶有限公司可以生产、出口六堡茶。2005年后,农家茶的兴起,打破了这同一外销出口的局面,采取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风味态度。所谓农家茶,实际上便是1958年冷水渥堆工艺成熟前的六堡茶制法。总体汤色偏浅红,较厂茶淡一些,口味也偏刺激一些,这样的茶才会带有一些槟榔香。





白毫饼茶  六堡茶


今天我们就品尝到了一款生六堡茶,并且作为六堡茶三鹤品牌的标杆——槟榔香。人大分家树大分丫,由中茶分出来的一个专门做六堡茶的品牌叫三鹤,但是做茶仍旧保留了梧州茶厂的名头,还有另一个偏年轻一点的六堡茶品牌叫“茂盛”。




槟榔香生六堡茶


槟榔香算是直接接触到六堡茶的传统工艺了,当然这款茶的味道也会很挑剔客人,或许没有很多茶龄的客人对这款茶难以接受。这就如同抽烟的人烟龄不够难以理解中南海这款香烟一样。该款香烟的烟叶比较碎,经历过岁月的蹉跎和社会毒打的人在吸入这款烟的时候,几乎连鼻腔都沾满了碎烟末,还会带着一股淡雅的味道刺激着嗓子,这也难怪没有经历岁月风霜的人无法抽懂这款中南海香烟一样。




生六堡茶  传统




生六堡茶茶汤


当有和老板娘聊天的时候问她为什么会选择三鹤这款六堡茶的时候以及为全心做黑茶的时候,她却说不太想炒作这一块,就像安安稳稳赚钱。虽然话语中带有一些伤感,但这么些年黑茶的经营还是坚持了下来。




唛号55021六堡茶


她说自己还有保留着最初做赵李桥川字号的时候我几乎哽咽得说不出话来了。现在的赵李桥茶厂的所在公司早已经并入到了汉口茶厂(湖北省茶叶总公司)宜红茶叶公司旗下了。我看她很缓慢地走到一个货架前,翻出一个小皮箱,取出一个小竹篓装着的六堡茶,紧接着又翻出一块近似红色的好像是七八十年代花色的布,小心翼翼地打开,只见一个牌匾中的信札呈现主我眼前,上面介绍着有关赵李桥茶厂借支差旅费的情况。再一番聊天之后,又小心翼翼地将它包裹好,拿起这个小竹篓到茶台面前泡茶。一款有些年份的生六堡茶槟榔香呈现在我们面前。我几乎哽咽到说不出话来了,原来一个老实本分的生意人也有着她心中的“执念”与坚守。




借支单


曾经在某个品牌待过的我可用说给区总的印象是“敢爱敢恨”,因为一款产品我不禁怼过大区的领导,现在想想也是多么的幼稚与可笑!直到有个人说我心中其实执念很深的时候,我才想起是否要开始慢慢变革。这么些年,自己少了些神叨叨,几乎也没有去讲很过于local的“茶文化”,倒是聊得更多的生活的点滴。当然这位领导在今天对我的评价依旧是“他是一个特别特别爱茶的年轻人,或许我以后不可能再找得到”,可能再回“娘家”的时候或许已经物是人非,或许我也无法去面对店长和督导,更不知道如何跟我的小师父如何聊,但只要是回娘家了,一杯茶也便可谈天说地谈笑古今。茶也是那样的充满着人情味。




小五斤桶


感谢这么些年筚路蓝缕,让我从广告还是回到了茶,虽然做的还是有关于茶的广告。但我也或许明白茶的本质与地产类似,都是一种带有这深层次的金融属性的“金融产品”,为了实现更大的圈层效益,大家也不约而同地以各种方式来对待茶。这姑且已经被人们戏说成了“茶江湖”。甚至在广告公司,我师父说他可以“教会”我“没有用”的广告,我可“教会”他“有用”的原叶茶!这哪里有什么“教会”一说呢?




杭州西湖上的夕阳


食神回归。其实那部电影中本来没有什么食神,但会有你念念不忘的味道,带着这份真诚去寻找那种味道,你会发现其实好多人正在路上。


本文的论述或许会有些错误,如有看到希望指瑕。

文章作者

鱼乐

发表文章3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人

每个喝茶人心中都有片远山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