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麦卡锡:张爱玲的美国伯乐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06·阅读时长7分钟

2740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771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张爱玲

文 / 司马新

麦卡锡先生20世纪50年代初任香港美国新闻处处长,张爱玲于1952年自上海南迁至香港之后,在那里做英译中的钟点工。1954年左右,她将第一部英文小说《秧歌》初稿送麦先生,向他请教。他看后大为赞赏,出力相助在美国发表。张抵港后目标是移民至美国,苦于无门路可求,因移民名额极低。现在能得麦先生鼎力相助,终于圆了移民梦,也改变了她下半生的生命图案。

麦先生与张爱玲年龄相近,20世纪40年代已到中国。他20多岁时,在中国北方住了几年,所以看到《秧歌》中农村的描写,觉得非常真切。后来,他在美国领事馆工作。至1949年新政府即将在北京建立,他仍留职在南京,与新政府为中美建立外交关系谈判。美方首席代表是司徒雷登(John Leighton Stuart,1876~1962),双方立场相去太远,无法谈得拢。到1950年春谈判无果终结。麦先生南下至香港主持美国新闻处。

张爱玲由宋淇先生推介,为新闻处做英译中的工作,开始麦先生对她也不甚留意。看了《秧歌》初稿之后,发现她的英文能力可以将一情一景都描绘到栩栩如生,令他赞赏不已。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国宝观止

重新发现故宫的文化价值

310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