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石鸣
2018-02-08·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276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2003年12月14日,威尼斯凤凰歌剧院重建后首迎观众。该歌剧院始建成于1792年,在1996年毁于一场火灾
1600到1750年被认为是西方文化的巴洛克时期,正是在这段时间,歌剧在意大利诞生并且经历了发展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据说1597年首演于佛罗伦萨的《达芙妮》(Dafne)是有史以来第一部称得上“歌剧”的音乐作品,可惜的是它的音乐未能流传下来。现在大部分学者更乐于把歌剧的诞生年份定在1600年,这一年的10月,法国国王亨利四世迎娶了意大利美第奇家族的玛丽娅,在佛罗伦萨的结婚庆典上,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一出《诱拐克法罗》和一出《欧律狄刻》(Euridice),这两部剧都有大量的音乐贯穿剧情始终,后者的音乐得以完整保留,因此被认定是第一部真正的“歌剧”。
不同于古代绘画、雕塑或者建筑,古代音乐已经失传,没有直接的模式可供借鉴。16世纪70到80年代,在佛罗伦萨一个叫作“巴尔第俱乐部”的组织中,一批意大利知识分子们经过研究和争论,逐渐形成了对如何复兴古代音乐的观点和看法。他们深信,音乐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和埃斯库罗斯的悲剧的一个重要组成因素,正是音乐加强了这些悲剧的吟唱语言所固有的音乐性。他们反对经由中世纪教堂音乐流传开来的复调对位法音乐,提倡单声部线条清晰的主调音乐。文森特·伽利略(他是后来家喻户晓的天文学家伽利略的父亲)在一篇名为《古代和现代音乐的对话》中提出,现代音乐要像古代音乐那样,关注音乐和歌词的配合以完成歌词需要表达的激情。这都为歌剧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事实上,《欧律狄刻》中的朗诵风格,就被认为是古希腊和古罗马戏剧的旋律样式的复原。
这种朗诵风格事实上就是意大利歌剧中最初的宣叙调。在歌剧诞生之前,意大利诗歌形式的自由化和无韵诗的出现,已经产生了一种利用音高和节奏来控制的戏剧性的表达方式,被称为“讲述风格”。歌剧诞生之初,宣叙调几乎涵盖了歌剧的所有概念。《达芙妮》和《欧律狄刻》的作曲者佩里坚信这就是古希腊戏剧的传统,他仔细观察意大利语的发音,哪些响亮,哪些暗淡,哪些谐和,哪些不谐和,潜心研究语言在表现不同情感时重音的不同特点,力图复制到音乐上。然而,朗诵式宣叙调依旧因音乐上的“笨拙单调”、“缺乏变化和装饰”等等一度遭到听众的厌烦。直到1607年,蒙特威尔第(1567~1643)的第一部歌剧《奥菲欧》在曼图亚问世,这部作品与《欧律狄刻》是同样的故事主题,然而音乐上却远为出色。首演当晚,有一位要去看戏的廷臣卡洛·马格诺写信给他的弟弟说,当晚要上演一出戏,据说非常特别,因为“所有的演员说话就像唱歌一样”。《奥菲欧》毫无疑问是后来所说的意大利“正歌剧”的第一部代表作品。
发表文章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21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