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驳静
2018-02-0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52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电影《甜蜜的生活》剧照
费里尼在世界上的影迷不计其数,他们将他的每部作品分门别类,精巧地割裂开来做研究。有趣的是中国影迷们不惜创造了“电影界的圣三位”一词,将他和塔可夫斯基、伯格曼这两位电影大师联系在一起。这个词的来源已不可知,据说塔可夫斯基在某篇日记里曾写道:“听说伯格曼觉得我的电影很好,比费里尼的好。”瑞典老头伯格曼在接受《花花公子》采访时说:“我觉得塔可夫斯基比费里尼好。”三位大师因此有了此番神交,而费里尼似乎当仁不让地成为一条大师界的基准线。
2014年的第67届戛纳电影节似乎碰巧对上世纪60年代的欧洲电影做了悄无声息的致敬:戈达尔的《再见,语言》和电影节的宣传海报。84岁高龄的戈达尔人未到场,却被整个小城和全世界的影迷广泛热议。而逝世已20余年的费里尼则以另一种形式出席——设计师自豪地解释,这张海报是从费里尼的《八又二分之一》中截取片段而创作的,这是当年帅气逼人的马尔切洛,这是我们在庆祝电影的自由主义。
同是马尔切洛·马斯特罗亚尼(Marcello Mastroianni),三年之前却差点没演成《甜蜜的生活》。当时的制片人德劳伦蒂斯希望使用国际明星,因为“使用意大利本国演员是毫无前途的”,而费里尼虽与马尔切洛相识不久,却已认定其为主角的最佳人选。为免啰唆,他干脆将主人公莫拉多改名为马尔切洛——费里尼直截了当地表达了立场。一如片中美丽的金发女郎西尔维亚跳进少女泉的经典场景一般,费里尼执拗地开启了一个时代。
发表文章215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126人
j'écris, la nuit tombe, et les gens vont dîner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