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传家宝》:寻找手艺和手艺人

作者:曾焱

2018-02-23·阅读时长11分钟

102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848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周刊发行部部分员工 )

“活”的技艺

2007年12月底,得知自己要参与封面专题《传家宝》,有一点小兴奋。这是一个关于传统传承的话题,而我的私心,是期待采访中能够看到自己3年前在一篇文章里转述过的情境:手艺人和手艺,“他们的指尖与内心深处有着某种特殊的联系”。

我对手艺和传承的话题发生兴趣,回想起来是在2004年夏天观看一个法国手工品牌展之后。除了陈列昂贵的手工家居奢侈品,当时现场更有意思的部分是法国文化部带来了50位“手工大师”的作品:老式钢琴修复、面具制作、皮革镀金、抄谱……以前从未见识过的古老技艺以及法国人对它们恋人絮语般的讲述都让人沉迷其间。那两年我还在写《三联生活周刊》的“话题”栏目,回去就做了一篇报道,题目是《古老手工的光荣和梦想》,有一段还十分煽情:“一条围裙,一间作坊,一堆孩子,代代相传的秘密工艺,也许在多年以后的某一天会静静消失,只剩下家族的名字在作品之上,成为橱柜里陈列的古老印记……我对于欧洲手工艺人的印象,基本上停留在这样一种版画的氛围里。”这次采访的另一收获,是让我了解到法国有个APCM机构,即手工行业理事会,专门负责清查保护法国的古老手工技艺,他们记录在档的手艺人当时是3.3万名,涉及200多个传统行业。APCM一位负责人告诉我,1994年,法国文化与公共关系部创立了“手工大师”(Maitres d'Art)的称号,目的是将传统艺术和现代创作相结合的手工确认为国家遗产,通过国家行为来保护技艺拥有人,使古老手工在现代工业的冲击下不至于消失。技艺拥有者如果愿意接受政府给予的“大师”称号,就必须做出庄重承诺:在3年内选收一名徒弟,全部技艺相与授受,使之成为“活”的技艺。不过,法国政府对这种“手工大师”的认证显然特别慎重,我在2004年得到的数据是:全法10年间总共只授予了63人,平均每年不到7人。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1995~2014

138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