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小二和卡佛

作者:苗炜

2018-02-24·阅读时长9分钟

477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568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喜爱美国作家卡佛作品的中国“小二” )

<p "="">上大学的时候,小二喜欢去听音乐会,询问同去的音乐学院的女生:“你看我这声音条件,能学声乐吗?”女生回答:“好好练几年,能上师范类的音乐系。”研究生毕业,他在成都工作,闲来打听声乐课的教师价钱,每周上一次课的话,所有的工资也就都交给老师了。1988年他去美国接着念博士,在那边工作,参加了一个华人合唱团,唱男高音,排练《半个月亮爬上来》、《听妈妈讲那过去的故事》。每年交100美元的团费,请指挥、请钢琴伴奏,张罗着演出,“我们演出租场地,有人捐钱,有人去到中国餐馆、牙科诊所拉赞助,还要拉朋友来听我们唱歌”。2006年他回到上海,加入一家台资企业,担任研发部门的主管,他发起了一个合唱团,号召各个部门的年轻人来参加。公司在浦东的工业园区,20多个职员下午16点排练1小时,到17点下班坐班车回家,他们唱:“今天是你的生日,我的祖国……”小二不喜欢流行歌曲,一想到唱歌就总得4个声部,排练3个月,在一次公司内部的演出之后,这个合唱团无疾而终。

“现在的年轻人都很好强,上班努力工作,下班之后还要学习,参加各种培训,在上海这样的地方,想买一套房子结婚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他们都受过很好的教育,但生活的挣扎对每个人来说都大同小异,他们或许根本就没心情唱歌,可能还觉得我这个老头儿怪怪的。我是1978年上的大学,1988年就到美国去了,有时候我觉得我们那帮去美国的人,就像到那里建立了一块文化保留地,没有跟着中国这20年快速发展,所以还保持着80年代的一些特点,喜欢文学,喜欢和艺术有关的东西。”小二在公司里会有另外的称谓,网络上用的名字是小二,他不到50岁,因为打羽毛球、打篮球、骑车上下班显得更年轻些。他去台湾出差,看着同事们加班到晚上10点,忍不住问:“你说你们这么辛苦,可你们对人类文明有什么贡献?”他的专业是电机,服务的这家台资企业给这个世界提供各种各样的电源,但小二觉得,能用风力、太阳能发电才算是对人类文明有贡献。他向陌生人介绍自己的时候说是“工程师”,再多说一句就有些自嘲——“就是整天拿个烙铁做电路”,他说这份工作的好处是能维持自己富足的生活。

公司里没人和他谈论人类文明,也没人知道他还写诗写小说:“我1985年分配到成都工作,就和李亚伟、万夏那些莽汉派诗人认识了,那时候开始写诗,不过写诗是个辛苦活儿,写了20多年,自己满意的诗也就20首。在美国我开始写小说,我都40多岁了,忽然有了灵感,我想写的是一帮中年人,他们对失业的恐惧,其实他们什么都有了,又害怕失去,他们到美国来,然后被生活拖着向前走,不知道自己究竟要什么。”

文章作者

苗炜

发表文章244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3171人

作家,《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苗师傅·天真与经验》主播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传家宝

龙泉窑 顾绣 紫砂壶等

89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