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远去的大工厂

作者:贾冬婷

2018-02-24·阅读时长17分钟

109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8758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15万立方米的煤气储罐内,751厂总经理季鹏(左三)等4人 )

烟囱的转义

装满煤炭的列车正在到达运输的终点,50年前,这里叫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动力分厂,代号751,现改组后名为“正东集团”。其党委副书记林晓燕说,当年工厂以数字命名,表明这里是军工保密厂,“7”代表电子工业。这片神秘的号码工厂是当时中国的“硅谷”,由三个大院组成:718电子元器件,774电子管,738程控交换机。751厂属于718大院里的六厂一所之一,作为动力分厂,一开始就负责这片电子工厂区的供电供热,后来才扩展到民用,“就像是大饭店的工程部”。

与煤气生产区的安静不同,相邻的热电生产区仍在如火如荼生产中,煤炭就是被运送到这里,为电子城周边供热供电。季鹏带记者走进上世纪50年代建的老热电车间,这里属于东德援建的第一批厂房,虽然机器设备已陈旧,但包豪斯风格的厂房仍高大,通透,可以想见当日代表新中国现代化样板的辉煌。老工人说,当时有一种形容说,“电子工厂是北京的美丽花瓶”。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贾冬婷

发表文章79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345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编助理、三联人文城市奖总策划。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256个蓝天的价值

从工业化到后工业化

63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