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4·阅读时长1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308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秦东陵 )
被盗的王陵
即使路边田地里矗立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秦东陵”的石碑标志,在普通人眼里,这里看起来和陕西半山区的任何一片农田也没有任何区别。骊山西麓,原本平缓的坡地在地质作用和梯田开发的背景下成为被山梁和沟壑分隔成的一片片田地。早春时节的田间小路没人过往,路边的水渠干涸着,石榴园还没有任何回春的迹象,只有石碑东侧微微隆起的山梁因为种着冬小麦而满是绿色。“那个山梁就是被盗的一号陵园一号大墓。”石榴园的主人、房子距离山梁仅百米左右的范庄村民王经权对本刊记者说。王经权还是秦东陵文物管理所聘请的村民文保员,专门协助文管所看护一号陵园。在他指点下,眼前的“山梁”逐渐显出与周边景物的不同:“你看它有坡度,而且坡很平缓圆滑,像鱼脊背一样,那是原来封土还残留的顶部,下面就是墓室。”
盗洞就开在山梁顶部,虽然已经被公安机关填堵,但位置并不难找——案发后办案人员、考古研究人员和各路媒体踩出的小路指出了方向。盗洞所处的棉花田翻过土,还没有耕种,地上清晰地留着一个直径1米左右的半圆形轮廓。“真正的盗洞也就只有70厘米乘50厘米大小,够一个不太胖的人上下,填埋时地面上的浮土显得面积变大了。”10月20日盗洞被发现时的情景,大学毕业刚工作一年的文管所工作人员郝娟向本刊记者回忆时,仍然记忆犹新。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