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葛维樱
2018-02-24·阅读时长1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6540个字,产生1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被傣族人叫做“撒那”的思华章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
“抬眼看得到”
思华章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非物遗’是为了和国际接轨的新叫法,以前叫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不管叫什么,除了一些水晶摆设和每年8000元补贴金,似乎并未带来现实意义上的实惠。“父亲是被傣族人叫做‘撒那’的,大师,大本事的尊者,不收徒弟,只能家传,我却远远不能达到他那样。”他的儿子思永生话很少,手里不断依照父亲绘画的图样剪刻那些金属的材质。门口没有任何标明这家人事业的字眼,家里也看不出白事的物品,思永生说:“傣族人信佛,我父亲这样赕佛一辈子的人,不用说,去了好地方。”思华章虽然名气大,家里却没什么像样的作品。“原来有个老爷子雕的黄花梨神龛,被我女儿拿走了。”思永生指着家对面的一座寺庙,再一指另一方向的老房子,介绍那些门楣、旗杆上的塔帽,风一吹就发出悦耳声音的幡铃铛,大殿里的华盖宝伞灯笼,梁柱的画和雕刻,说那些“都是父亲做的”,父亲做的金银五彩的漂亮东西就在自家眼前。对于儿子,“对于常去奘房的人,父亲是‘抬眼看得到’,我们也不用再去挂牌子”。
丧礼的3天正好是过年前,而当地各村寨、家族派来慰问的人不少,“送的米把院子里堆满了,每个代表限送一斤”。米是当地的宝物,腾边地区处于怒江下游冲积平原,土肥水美。“傣人不施肥料,觉得粪便浇地,稻米如何下口?种几年觉得土壤不好了,就换块地种,过几年再回来。”芒市文化局张引介绍,细小的颗粒产量很低,自古以“毫西木”之名进贡。去思家正好碰到来下订单的瑞丽寺院的人,不问价就直接订,临走时不断说着吉祥话,思永生只是坐着笑笑。“父亲做这些礼器,都不大抬头的,从来不和人谈价格,因为他要多少人给多少。他造完塔是要接受当地村民跪拜感谢的。”思华章的葬礼得到的上层关注很有限。“尽管他的家属也表达过,希望有领导来参加白事,但思老平时为人很倨傲,又不太搭理各式各样的‘免费’要求,很多次州里市里想拉他做事,都被他以忙碌拒绝了。”一位德宏州主管文化的官员感慨道。
发表文章52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024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