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晶晶
2018-02-24·阅读时长8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434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清乾隆饕餮纹嵌染色象牙红木方座一对 )
库房的大门被缓缓地推开。许久没有人来过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味道,到处都是厚厚的灰尘,随手一动,堆放的器物就会留下深深的印痕。掸去灰尘,大多数木器上都有一层霜状物,这是百余年来无人使用而产生的……好几辆卡车,连续6天的工作,才将库房中的器物全部运走。
几年前,原北京外贸单位的一位经理向王钧描述了这样一幅景象。
据外贸经理说,70年代末期,东西来源于故宫。拉走的物品中以紫檀木器包装居多,也有杂项,以及陶瓷、漆器、宫灯、建筑装饰件等。大部分有残损,种类涉及宫廷生活的各个方面。那时国家外汇紧缺,需要出口创汇。这些从故宫拉走的物品被分发到外贸公司及文化部下属的各加工点,如北京家具厂、北京象牙厂、北京景泰蓝厂等。借助这些物品或直接出口,或制作仿古家具、手工艺品创汇。由于需求量大,各出口点会将物品再下分到北京郊区、河北涞水、山东德州、天津等具有传统手艺的村镇生产加工。90年代初期,国家的外贸结构发生改变,以手工艺品作为出口项目的工厂纷纷解散。于是这些从故宫库房里出来的物品被整批处理掉,那时候对残损的文物谁都不以为然。
发表文章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85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