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5 视觉志 | 打造好标题的三大黄金法则

作者:李飞鸿

2022-09-14·阅读时长13分钟

5292人看过
秉承着寻找优质内容的初心,这次我们齐聚新媒体领域的7位头部创始人、主编,通过36节课程、60+实战案例,让你一站就学透打造爆款的核心方法!

1.5 视觉志 | 打造好标题的三大黄金法则

31.4MB
00:0022:51



发现有趣之高级,探索好看之深度。 

大家好,我是李飞鸿。在上一讲中,我们一起学习了四种锦上添花的形式创新,我们先来做个简单的回顾。

第一种形式是文章形式,我们重点学习了事件型、人物型、观点型三种结构模板,以及提高文章写作水平的一些方法和技巧。

第二种形式是音频形式,比较适合泛情感类的内容,但是呢,对创作者的声音质感有一定要求,比较适合有播音主持经验的作者。 

第三种形式是漫画形式,有很强的画面张力和创意性,比较符合用户轻阅读的习惯,但是创作成本较高,对作者个人的绘画水平也有要求。

最后一种是短视频形式,作为视听体验的结合,在内容表现上更加丰富,也更能让读者沉浸式享受内容,但是制作成本也是这四种形式里最高的,往往需要团队合作进行创作。

大家在选择创意形式时,可以综合这四种形式的优缺点,参照我们提到的“1+1>2”的原则,选择锦上添花的形式。

其实,不管是选题、角度、还是形式,这些往往都是下笔之前的步骤,找准了选题,想好了创作角度和最适合的形式后,就要开始动笔创作了。那么,如何创作出一篇优秀的新媒体文章? 

我觉得,最核心的是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标题,第二个方面是内容。

标题决定了文章的打开率,内容决定了文章的转发率,一篇打开率高,转发率也高的文章,那必然是一篇爆文了。

那怎样提高标题的打开率和文章的转发率呢?别着急,这就是我们接下来两讲要为大家详细介绍的。这一讲,我们先来说说打造好标题的三大黄金法则。

在新媒体行业里,有一个约定俗成的观点:一个好的标题=50%优秀的内容。

这句话怎么来理解呢?大家可以想象成“酒香也怕巷子深”。就是说,哪怕你的文章写得再好,标题非常差,也会让整篇内容的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因为在新媒体时代,内容的呈现方式和纸媒不同。我们从报纸上看一篇文章时,打开报纸,标题和正文就同时呈现在你眼前了,但是在新媒体时代,打开内容列表只能看到标题和封面图,哪个标题好,哪个标题更能勾起受众的阅读欲望,这篇内容才会被点开阅读。而那些标题就让人毫无兴趣的,哪怕内容写得再好,也会丧失近半数的初次打开,只能寄希望于内容的转发率了。

但此时,我们又会面临一个问题,哪怕是这篇文章被转发到了朋友圈,因为标题缺乏吸引力,二次打开也会受到影响,以此类推,每一级的传播都要大打折扣,很可能导致你辛辛苦苦写得好内容被埋没。

听到这里,相信大家都知道一个好标题的重要性了吧,既然标题这么重要,我们该怎样去打造一个好标题呢?在这里,我分享三个标题打造的黄金法则。 

一、“与我有关”法则

我们先来说打造好标题的第一个黄金法则,就是“与我有关”法则。

人天然会对和自己有关的信息感兴趣,这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特点,也是人类和动物的本能。因为这种对自身关联因素的关注,本质上是对安全感的需求。

早期的时候,人类像动物一样生存,任何跟他有关的信息,比如天气、温度、食物、水源等等都会引起他本能的关注度。随着人类的进化和人类社会的形成,当生存不再受到太多威胁时,这种跟生存有关联的信息,也就逐渐开始变成跟年龄、职业、身份、地域等跟自我认同相关联的信息。 

了解了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这个“与我有关”的法则,就会比较好理解了。“与我有关”法则,就是说当标题中出现和用户有关联的信息时,用户就会表现出更多的好奇心和关注度,对标题的打开欲望也更加强烈。

那么,标题中与用户有关的信息都包括哪些呢?其实非常多,比如刚刚提到的年龄、职业、身份、地域、性别、高矮胖瘦等等,不过总结起来,最核心的关联信息有4种:年龄、职业、身份、利益。接下来我们分别对照案例来进行分析。

1.与年龄相关

先来看第一个小方法,与年龄有关。

其实,在新媒体阅读中,年龄一直是个比较敏感的信息,因为我们看到跟年龄有关的字眼时,总会忍不住对号入座,比如90后、30岁、中年人等等,不同的年龄关键词,都会吸引对应受众群体的关注度。

这里,我们以《第一批90后已经出家了》这篇文章的标题为例,来看看与年龄有关的信息。标题中90后的关键词,直接圈中了目标用户,然后配合“出家了”这样一个很新颖的话题点,一下子就能吊起90后受众群体的好奇心,他们看到这个标题就会想:说90后出家了是怎么回事呢?我也是90后,我算不算出家了呢?在这种好奇心和阅读欲望的驱使之下,90后这个群体就有非常大的概率打开标题一探究竟。

所以,当我们的文章中有和年龄相关的内容时,就可以尝试在标题中突出年龄的关键词。

不过,在标题中使用年龄时,也有一些小技巧。比如我们都知道有一些年龄节点是有特殊含义的,比如18岁意味着成年,30岁具有很强的警惕性,因为在大多数人眼里,二十二三岁和二十八九岁,都是二十多岁,可是一旦三字打头,似乎就进入了中年。当我们的内容中出现这类年龄时,要有意地提炼出来,放在标题里。

还有,就是标题在配合年龄的同时还要制造冲突感,吸引用户的好奇心。比如刚刚提到的案例,90后这个年龄和出家就是有冲突感的,如果换成60后出家,就不会有这么强的冲突感了。

2.与职业相关

和年龄相关的用户群体是纵向的,从00后、90后,可以一直到70后、60后。而和职业相关的用户群体是横向的,比如:互联网人、广告人、老师、律师、自媒体人等等。虽然新媒体本质上还是茶余饭后读书看报的消遣,但是随着工作在生活中的占比越来越高,人们在阅读新媒体时,也会更关注跟工作、职业相关的信息。所以,我们也可以在标题中突出与职业有关的信息。

比如《被ETC逼疯的银行人》这个标题,普通人可能不太感兴趣,但是银行从业者,会天然被这个标题吸引,想要点开标题去看看ETC是怎样把银行人逼疯的。 

如果你决定通过标题来吸引特定职业群体的关注时,那一定要在标题中简单清晰体现出职业来。不要搞一些谐音梗、行业黑话,或者术语,这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阅读门槛,直接点明职业,强化关联性,来吸引对方阅读,就是最好的方法。

3.与身份相关

好的,我们接着来讲“与我有关”的第3个小方法:与身份相关。

与身份有关,包含得比较宽泛一些,但我们这里提到的“身份”主要是指比较客观的要素,比如说户籍、年龄、辈分、性别、职务、职业等,可能是学生、妈妈、白领、北京人等等。

和身份相关的用户是阶段性的,经常是多种身份的重叠,比如她曾经是个学生,现在是个妈妈,毕业前是个山东人,后来定居在了北京,这种阶段性的身份变化,也会让他们感兴趣的信息点也发生变化。 

在标题中,身份本身没有优劣之分,而是要看你想针对的这个身份人群大不大,以及你内容本身跟这个身份的关联性。

比如《深夜,一个妈妈的咆哮刷屏了朋友圈》这篇文章,内容写的是妈妈辅导孩子写作业的各种崩溃。对这个话题最有共鸣的就是妈妈身份的人,所以标题里就需要体现出来妈妈这个身份标签。有了这个关键词之后,我们该怎样把标题完善起来呢?这一讲开头就说了,好标题要调动读者的阅读欲望,让他好奇你到底写了什么。所以,我们当时就从内容里,挑了一个故事做了简化,就是有一个妈妈因为辅导孩子写作业,半夜崩溃咆哮,发了个朋友圈,结果得到超级多妈妈的共鸣,这样一个标题就诞生了:深夜,一个妈妈的咆哮刷屏了朋友圈。又是深夜又是咆哮,身份还是妈妈,那么,肯定会引起很多妈妈的好奇,想要点开看看内容到底是什么。 

4.与利益相关

“与我有关”的第4个小方法就是利益相关,这个其实是最好理解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跟用户利益相关的标题,最能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比如,打折了,涨薪了,免费体验了,领取补贴了,甚至送鸡蛋了等等。

这一类标题,也经常出现在我们父母的朋友圈里,他们因为勤俭节约,反倒成为最容易被小恩小惠打动的人群。 

这类标题,我举几个例子看看,大家就更容易理解了:

《十一黄金周全国景点针对医护人员免费开放》

《LV经典包包,限时半价抢购》

《双十一省钱最多的优惠攻略》

《明年开始,本科毕业生可每月领取800元补贴》

这些标题是天然具有吸引力的,因为它用最直接的方式,勾起了你的利益诉求。

在使用这个原则的时候,一定要保证真实性,如果你的内容里并没有为用户提供优惠,仅仅是为了欺骗读者获得打开,那么不仅触犯了内容平台的相关规则,还属于饮鸩止渴,做不长久的。

二、凸显信息差

好的,接下来,我们来说打造好标题的第二个黄金法则:“凸显信息差”。

阅读的本质就是获取信息,这是人类满足了物质需求之后,最核心的一个需求——信息需求。甚至自古到今,还有很多人哪怕物质需求都无法满足的情况下,也要获取信息需求。

在现代社会,信息需求更加重要。人们时刻处在一个社交环境中,信息获取的快慢和多少会影响到人们在社交中的主动权和优势感。比如我有一个同事,他本来不关注脱口秀的,但是当《脱口秀大会》上了热搜,每天办公室里大家都在讨论脱口秀时,他就感觉自己被抛弃了。于是,就恶补了一番。

当然了,如果你是一个普通读者,那我提醒一下,你不要被庞杂的信息洪流裹挟,不要每次别人提到一个信息,你就赶紧去获取一下,这样真的非常消耗时间。但如果你是一个新媒体创作者,那你就要随时随地获取一手信息,吸引用户来看你文章传达的信息,消耗更多的用户停留时间。 

我们怎样通过信息差来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呢?我觉得,你可以在标题中灵活运用以下三种信息差。

1.热点型信息差

第一种信息差就是热点型信息差。围观热点,是当代网民的习惯。所以,当一个热点出现的时候,一方面我们要快速创作出内容,另一方面要在标题中带出热点关键词。很多时候,哪怕文章内容跟热点的关系不大,但是标题蹭上了热点,打开效果也会非常不错。

比如《假如“隐秘的角落”发生在重庆……》这篇文章,稿子本身其实讲的是关于重庆地域特征的漫画类稿子,而仅仅在标题上蹭了《隐秘的角落》这个热点,打开率就明显比平时高了很多,平时打开率大概在2%左右,这篇的打开率达到了3.6%。

2.资讯型信息差

接着,我们来看第二种信息差:资讯型信息差。资讯,其实也可以理解成消息、新闻。目前机构新媒体账号所使用的标题,大多数都属于这一类,因为他们拥有第一手的资讯信息。

 在这一类内容中,标题就是对相应资讯的高度概括,很多时候,甚至标题即内容,比如新华社官方微信发布的《刚刚,沙特王储被废了》,标题就是资讯本身。

 这种标题对读者吸引力的大小,主要就看资讯本身有没有爆炸性。比如10月初《特朗普夫妇确诊新冠》的资讯,瞬间就刷屏了朋友圈。

 大多数自媒体,都没有获取一手资讯的能力,所以才诞生了一个词,叫追热点,追热点既要在选题上追,更要在标题上追,不然的话,大家从你的标题上看不到热点信息,就不会吸引他点开了。所以,如果你也想通过资讯型信息差吸引用户,那你可以精简热点资讯,把它放在标题和开头作为引子,吸引用户点开。

 3.实用型信息差

 刚刚我们提到的资讯类信息,往往都具有及时性,能够让读者快速get信息差,然后成为社交中的谈资。但是还有一些信息,比如学习资料、各类干货、各种攻略等,虽然及时性不强,但是实用性很高。这种实用型信息差,也是凸显信息差的第三个小技巧。

 比如《干货!新媒体人必备的几大类网站~》,就属于实用型信息,只不过这个信息差不是及时的,而是需要用户花很多时间学习消化之后,才能变成自己的信息差。

 对于学习型用户来说,这种信息差,更有价值和营养。但是对于大多数只把新媒体阅读当成谈资的用户来说,显然热点类信息和资讯类信息更受人青睐。

三、反常规吸睛法

 好的,打造好标题的最后一个黄金法则就是反常规吸睛法。

 其实,这个法则更像是对前两个法则的补充,不管是在“与我有关”的标题中,还是在“凸显信息差”的标题中,都可以配合着使用“反常规吸睛”法。

 我们都知道,一个常规的标题,其实就是汉字组成的一句话,那么反常规呢,就是要打破常规,让人眼前一亮,产生好奇感。

 具体怎么做呢?这里我推荐两种经常使用的反常规的标题形式。

 1.插入数字

 第一种反常规的标题形式就是插入数字。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注意力的测试,叫眼动实验,通过视线追踪技术,我们可以监测出用户在注视特定位置时视线停留的时间和移动轨迹,利用这个实验就能分析出用户的注意力在标题的各元素上是如何分配的。

这个实验发现,当人眼去“阅读”一句插入数字的汉语时,视线会不自觉在数字上停留更长的时间。所以,如果我们在标题中插入数字,往往就可以起到吸引注意力的效果。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比如《30岁,体重200斤,花7亿离了个婚后,她逆袭为全球最美天后!》这个标题中插入了一串数字,具有非常强的冲击力,让用户的目光不自觉停留更多的时间。

 插入数字的方法适用于大多数标题,不管是人物类还是热点类稿子,我们都可以挖掘文中出现的数字,放到标题里,吸引读者的注意力。但是大家在使用数字时,一定要准确而不能为了噱头夸大或造假。

 另外,使用数字时,还有两个小技巧。

 一个是用长不用短。这个怎么理解呢,我们来看这个对比,10000和1万,虽然表达的意思一样,但是你感觉哪个插入标题中会更有吸引力呢?很明显是前者。

 另一个是在插入数字的同时,巧用对比凸显反差感。比如《37岁,年薪50万,工作10年,被裁掉只用了10分钟。》这个标题中,37岁、50万、10年和10分钟形成了强烈的数字对比,一下就抓住用户的眼球。

 2.插入符号

 第二种反常规吸睛法就是插入符号,直接在标题中插入符号,或者是用符号代替文字。

 我们通过例子来看,比如《热҈热҈热҈热҈热҈热҈热҈热҈》这个标题,标题我们也放在了音频下方的文稿区,大家可以对照看看。你看,这个标题是不是在一堆文字标题里,会让你眼前一亮呀。这个叫花漾字,当时刚兴起的时候,的确效果非常好,因为大家都没见过,觉得很好奇,但是见多了就不灵了。

 想要使用花漾字的话,搜狗输入法里面就有,或者去135、i排版等编辑器里也能直接使用。

 再来看第2个例子。比如这个标题《.. .-.. --- ...- . -.-- --- ..-》,其实是用摩尔斯密码写的“我爱你”内容讲的是关于自闭症儿童的,通过这样一个标题,传达出了“有些爱我们可能理解不了,但它依然存在”。自闭症儿童的世界就是这样,他们用自己的方式,向世界表达爱意。

 这个标题对读者来说就非常新鲜,能吊起他们好奇心的。打开阅读之后,也觉得这个标题和内容是契合的,这个反常规的标题法用得很巧妙。

 当然,大家也要注意一点,那就是在标题中“插入符号”,这个方法具有很强的偶然性,用得好是一种新鲜创意,用得不好只会华而不实,适得其反。如果你想用这种方法打造标题,在靠标题把用户吸引进来之后,你一定要铺垫内容,让他很快反应过来,标题和内容是有相关性的,是能够读懂的,而不能仅仅用标题哗众取宠,把用户骗进来。

 它只适用于创意内容,需要作者根据具体的选题来开脑洞,对于大多数的内容都不太适合,属于新媒体领域的行为艺术,大家一定要谨慎使用。

四、本讲小结

 好了,以上就是我们这一讲的主要内容,一起回顾一下。

 这一讲呢,我们主要学习了打造好标题的三大黄金法则:

 第一个法则是“与我有关”,其中包括了与年龄相关、职业相关、身份相关和利益相关四种核心的关联信息。

 第二个法则是“凸显信息差”,包含了热点型信息差、资讯型信息差和实用型信息差三种类型。

 第三个法则是反常规吸睛法,为大家推荐了插入数字和插入符号两种方法。


本节课思维导图

课程的最后,我给大家留一道思考题,利用这节课提到的三大黄金法则,找出你曾经写过的一篇文章,重新起标题,在音频下方把两个标题都分享出来,我也会定期来和你互动。

 好了,这一讲到此结束,下一讲我们将学习四种提升文章转发率的技巧。

转发下列海报

和更多人学习

爆款打造秘籍





文章作者

李飞鸿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人

“视觉志”副总裁、新媒体矩阵内容总监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如何为创意赋能?

7家头部新媒体的爆款创作秘籍

11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35)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