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阿尔方斯的“新艺术”招贴画

作者:曾焱

2018-02-27·阅读时长5分钟

56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935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曾焱)


( 在巴黎装饰艺术博物馆收藏的阿尔方斯·穆哈的四联版画《艺术》(图为绘画、诗歌和舞蹈部分) )

位于法国南部蒙彼利埃市的法布尔博物馆,以收藏16到19世纪法国绘画闻名。最近,这家博物馆为19世纪末欧洲“新艺术运动”代表人物阿尔方斯·穆哈(Alphonse Mucha)举办了一个作品展。作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红极一时的招贴画家,商业标签下的阿尔方斯受主流艺术界冷落多年,按照法布尔博物馆馆长米歇尔·伊莱尔的说法,法国已经有30年没有做过关于他的展览,最后一次还是1980年巴黎大皇宫为他举行的个人展。

和美术馆对他的冷落相比,收藏拍卖界近10年对阿尔方斯·穆哈的作品要关注得多。随着20世纪装饰艺术以及设计产品的收藏群体形成,苏富比、佳士得等拍卖公司定期推出主题拍卖,阿尔方斯的商业招贴画、书籍插画都归列在此,与北欧设计一样,成为某类收藏群体的时尚。2008年6月,巴黎苏富比举行一场“装饰艺术、新艺术和设计”专场拍卖,阿尔方斯1900年制作并签名的丝网版画《秋》以5600欧元成交,1905年的四联版画《四季》则拍出了1.75万欧元,左下角的签名和数字表明,当年《四季》被制作了29版,拍卖的这件是其中第28版。另有一幅1897年巴黎印制的彩色版画《撒马利亚女人》(La Samaritaine),在纽约苏富比2009年3月的“20世纪设计”专场中成交2.25万美元。这幅印刷品正是他为巴黎“戏剧女王”萨拉·贝恩哈特(Sarah Bernhardt)设计的演出海报代表作品之一。

阿尔方斯不是法国人,1860年出生在捷克小镇摩拉维亚。他的生活经历和法国画家马蒂斯有相似的地方:没有遵从父亲的愿望去学律师而专注于绘画;到巴黎后也都入学朱利安学院,只是阿尔方斯比马蒂斯早了4年。1887年从慕尼黑辗转到巴黎后,阿尔方斯失去了赞助人的支持,只能靠接一些画插图的小活儿维系,苦熬7年仍不得温饱。1894年底偶然获得机会为萨拉·贝恩哈特设计新剧《吉斯蒙达》(Gismonda)的演出海报,一夜间就成名了。他的绘画风格后来被认为是“新艺术”的完美代言:一种以感性的有机曲线与非对称架构为特征的装饰风格。19世纪80年代发端于比利时和法国的“新艺术运动”,在一个捷克人的海报作品中走到了最高峰。19世纪八九十年代,萨拉·贝恩哈特在巴黎舞台上的地位被形容为“不可战胜”,名气遍及整个欧洲和美国,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沙皇亚历山大三世都是她的崇拜者。萨拉喜欢阿尔方斯的作品,让自己驻演的文艺复兴剧院和画家签下为期6年的合约,为她设计每一出剧目的舞台布景、服饰以及演出海报、戏票。在这期间,阿尔方斯创作的海报都成了萨拉那些著名剧目难以分割的一部分,包括1896年演出的《茶花女》、《罗连左》,1897年的《撒马利亚女人》、《美狄亚》,1899年的《哈姆雷特》。这些海报随萨拉和剧团到美国巡回演出,对美国商业招贴画的风格也产生了很大影响。

文章作者

曾焱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商埠新传奇

1949年的广州 子女、身边人员记忆中的叶剑英

72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