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思考清晰度大检测

作者:薛巍

2018-02-27·阅读时长6分钟

573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336个字,产生8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 / 薛巍)


(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12道检测思考清晰度的逻辑谜题》 )

从易到难的哲学问题

这本书的导言中说:“笛卡儿认为,人的心智是不会错的,他确信我们不会弄错自己的想法。我认为自己感受到了疼痛,那就是感受到了疼痛,在这点上我不可能出错。如果我看到了一头大象,虽然这只是我的幻觉,实际上压根儿就没有大象,但我看到大象的体验依然千真万确。如果我认为你的外套是黄色的,就算它实际上是绿色的,也依然不能改变它在我眼里是黄色的事实。然而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我们有可能真的搞错自己脑中的感受,并且错得离谱,错得悲哀。”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以为自己爱上了某个人,但实际上仅仅只是为了满足肉欲;一个人以为她消化不良,实际上是怀孕了。我们实际上没搞清楚自己在想什么,我们的思考很不清晰。

笛卡儿思考的是哲学中的认识论问题,并由此得出了形而上的、本体论上的结论。本体论是哲学的终极,包括身心关系、人类是否有自由意志等。有意思的是,两位作者在网络上公布哲学测验题,通过网民提交的答案了解如今人们偏向于哪些哲学流派。在哲学史上,有三种因素被认为是自我持存的必要条件:肉体的连续性、心智上的连续性(自我持续存在必须要有思想、观念、记忆、信念等意识方面的持续存在),以及灵魂的持续存在。一个人想活下来到底需要什么呢?当需要做出决定性的选择时,有三分之二的人选择保存他们的灵魂,哪怕是舍弃他们的心智或身体。心智上的连续性又比身体上的连续性更受欢迎。“这是正确的。‘我思故我在’是哲学中最著名的思路,它揭示的真理中有一条:我们是我们的思想、感觉、信念与欲望的总和。你也许不同意,但不同意的那个你又是什么呢?”

文章作者

薛巍

发表文章58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998人

江湖人称“贝小戎”、“小贝”,读书万卷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乐观主义的偏见

抑郁症泛滥与特大号自我

1202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8)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