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卡萨诺瓦(1725~1798)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3-07·阅读时长3分钟

67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970个字,产生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卡萨诺瓦

文 /  宁欣

卡萨诺瓦,这位威尼斯人的姓氏在他身后半个世纪竟已成为异国语言中的普通名词,足见他荒唐的声名在当时早已传遍整个欧洲,这个真实的人物已经成功化身为历史的传奇。但直至今日,他的四周仍然笼罩着重重迷雾,一半出于历史惯性的遗忘,一半出于他自己着意的安排。对大众而言,我们对他的生平似乎十分了解,但仔细想来,却不如说,我们自以为对他的生平十分了解;这是因为我们对他的印象大半来自他的自传。在他潦倒孤寂的晚年,他曾以疯狂的激情每日不息地写作回忆录,最终成为12卷洋洋洒洒的大著《我一生的历史》。写作成为他对抗忧郁和绝望的唯一法门。在写作中他重温一生的艳遇和历险,回味快乐与辉煌,也以惊人的坦率暴露自己生活中并不光彩的细节。写作回忆录给予了他第二次生命。他的第一次生命,充满肉欲和享乐、时刻活在当下的生命,已经随着他生命力的衰竭和时运的跌落,在他刚过中年之后便早早结束了。当31岁的卡萨诺瓦第一次从故乡威尼斯逃亡的时候,他对当政者的威权充满了蔑视和侮弄:在被囚禁了16个月之后,凭着缜密的计划和藐视一切的大胆,再加上似乎与生俱来的一丝好运,从戒备森严的监狱中成功脱逃,还在监房里留简一封:“法官们千方百计地力争将罪犯送进铅皮监狱。如果一个含冤入狱的囚犯并没有向法官保证绝不潜逃,那么他就必须尽其所能地争取自由。”然而18年后,1774年,当他卑躬屈膝地哀求昔年迫害者的赦免,试图重返故乡时,他已经是一只脱尽了羽毛的孔雀,衰老、颓丧,耗尽了运气和财富。还乡之后为了生计,他居然充当起当局的密探,使命之一就是检举威尼斯市内各种“有伤风化”的行为,揭发人们私藏的涉及异端或“淫荡”的禁书。再度被迫流亡的可能,时刻让他充满恐惧。但命运继续戏弄着他。1783年他不得不再度流亡,一番辗转之后,1785年,他在无奈之下接受波希米亚贵族华伦斯坦伯爵的邀请,成为城堡图书馆的管理员,在此度过余生。晚年的卡萨诺瓦只是一个空洞的影子。他的自传写到1774年便戛然而止,其中用意不言自明。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

发表文章6040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64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意范儿

意大利精神中的42个角色

166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