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投稿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作者:从容面对蹉跎岁月

2018-04-18·阅读时长4分钟

518人看过

《红楼梦》是怎样的一部书?作者一开始就巧妙地借空空道人,与石头的对话已暗示了读者。

空空道人遂向石头说道:“石兄,你这一段故事,据你自己说有些趣味,故编写在此,意欲问世传奇。据我看来,第一件,无朝代年纪可考。第二件,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其中只不过几个异样的女子,或情或痴,或小才微善,亦无班姑蔡女之德能。我纵抄去,恐世人不爱看呢。”

单看这段文字,就告诉了读者很多信息。

首先,《红楼梦》作者肯定了自己编写的这部书有些趣味,意欲问世传奇。后来的事实是《红楼梦》这部佚书,如同断臂维纳斯般拥有着残缺的大美,被世代流传、景仰……

那么深受读者喜爱的这部伟大作品,真的没有朝代年纪可考吗?事实证明,后人考证出了《红楼梦》的成书年代为清代。

书中并无大贤大忠,理朝廷治风俗的善政吗?《红楼梦》第一回就出现了贾雨村这个穷书生。他得到乡宦甄士隐的慷慨资助,考取功名做了官,还如愿娶了甄家丫鬟娇杏。后来他忘恩负义、徇私枉法,最终“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杠。”作者巧妙地利用书中人物名字的谐音,贾雨村(假语存)得娇杏(侥幸),向读者暗示:“不正直的人过得好,只是暂时的侥幸而已。”

再来看看书中的女子无班姑蔡女之德能吗?第一个出场的女子香菱本名甄英莲。作者用“情性贤淑,深明礼义”来定义甄士隐嫡妻封氏。(甲戌侧批:八字正是写日后之香菱,见其根源不凡。)作者还用了八个字写香菱,“有命无运,累及爹娘。”(甲戌眉批:八个字屈死多少英雄?屈死多少忠诚孝子?屈死多少仁人志士?屈死多少词客骚人?今又被作者将此一把眼泪与闺阁之中,见得裙钗尚遭逢此数,况天下之男子乎?看他所写开卷第一个女子便用此二语以定终身,则知托言寓意之旨,谁谓独寄兴于一“情”字耶!)

古人的批注已很好地回答了《红楼梦》绝不是写几个异样的女子那么简单。

《红楼梦》中香菱跟黛玉学写诗时,她是识字的。她四岁时被拐子拐走,期间拐子还会教她识字吗?宝钗不肯教她学诗,想来也是不会教她识字的。

明清之时,扬州地区有一种叫“扬州瘦马”的女子,皆是从贫寒人家买来,或是像香菱一样被拐子拐来,养在僻静之地,从小开始培养琴棋书画,等十二三岁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卖入富家做妾或卖入青楼。为了把这些女子调教的符合要求,非打即骂,饿几天不给饭吃是常有的事。

香菱故乡是姑苏,被卖在金陵,两地都离扬州很近,所以香菱识字应是“扬州瘦马”必须学会的技艺。

《红楼梦》中我最喜欢湘云,最敬佩的是香菱。我觉得她不是真的忘了自己的故乡和身世,而是她知道自己回不去了,说出来别人也不会相信她。她最不堪回首的人生经历,应该是她被拐子拐走做“扬州瘦马”的日子,她把那段屈辱的岁月埋藏在心底,不与任何人讲这是她的智慧、隐忍和胸襟。

《红楼梦》作者写“呆香菱”其实是正话反说。正如“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其实是作者极为推崇的观念。香菱是“大智若愚”,她本有慧根,加上后天的学习和悟性,应该是会作诗的。她见大观园起诗社也想加入,于是谦虚谨慎地向宝钗、黛玉请教如何作诗。在黛玉、湘云的指点帮助下,她越发勤学苦练,起初的两首诗她故意做得稚嫩些如初学者,最后一首诗是她发自肺腑地向苍天发出的叩问,而她竟巧妙地掩饰说是她的梦中得句。

值得我们深思的是,香菱虽跟着拐走她的拐子过着屈辱备受折磨的日子,却依然心地纯净善良,丝毫没有受到对她很不利环境的影响,也成长为一个心术不正、为非作歹的拐子;被人打骂、欺压、折磨,她却依然温良、谦恭、有礼,并没有形成心理扭曲,继而也成为欺压弱小、伤害无辜的变态人格。

这位被唤作“香菱”,再降为“秋菱”的女子,本是一朵莲,坎坷的遭遇并没有使她屈服,她长成了一朵出淤泥而不染的真正的莲。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

“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这是屈原《离骚》中的两句。

芰,古书上指菱。荷,也叫莲。芙蓉,即莲或荷。“芰荷”“芙蓉”暗指屈原心中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洁身自好的操守、特立不群的个性。“制芰荷以为衣,集芙蓉以为裳”体现了屈原对国富民强的政治理想的不懈追求,和洁身自好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美好愿望,以及不与恶势力妥协的鲜明个性。

“芰荷”就是香菱,“芙蓉”就是黛玉,这两位人物的品格是《红楼梦》作者竭力推崇的。这两位人物都很不幸地非正常死亡了,其中“黛玉沉湖”暗合屈原投江,同样都是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和坚持自己正确的思想理念;香菱隐忍顽强地坚持到死,终于魂归故乡……

至此,可以肯定《红楼梦》作者写香菱绝不是要大家仅仅是可怜她,说她是“真应怜”,而香菱应该是名副其实的“真英莲”或是“真应莲”。

《红楼梦》作者先写乡宦甄士隐小家的命运,“好防元宵佳节后,便是烟消火灭时。”从小至大写到贾家大家族的结局,“忽喇喇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

既然小家和大家的命运是相同的,那么从甄家走出的香菱,和后来从贾家走出来的宝玉又有什么区别呢?

他们同样都历经了人世间的磨难、悲苦、离散,但他们却始终都保持着自己美好、善良、慈悲的心愿……

“紫菱洲歌”是《红楼梦》作者对书中的几位闺阁女子们的深情怀念!

“池塘一夜秋风冷,吹散芰荷红玉影;蓼花菱叶不胜愁,重露繁霜压纤梗。不闻永昼敲棋声,燕泥点点污棋枰;古人惜别怜朋友,况我今当手足情!”

文章作者

从容面对蹉跎岁月

发表文章27篇 获得9个推荐 粉丝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