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小峰
2018-08-02·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78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王小峰)
大约在1999年的时候,美国曾有媒体撰文谈到英国歌坛的低迷问题,作为一块试金石,美国市场最能验证英国歌星成功程度。别看很多英国歌星在本土甚至欧洲大陆折腾得很欢,可是一到美国后就被打回了原形。当年的不列颠流行乐在英国炒得热闹非凡,可是这些乐队进入美国后,除了像“绿洲”等少数乐队之外,其余乐队皆铩羽而归;罗比·威廉斯在英国都闹到天上去了,可是到了美国也就那么回事。美国佬嘲笑英国人太保守,就知道弄那几个简单的吉他和弦写一些不痛不痒的歌曲,也不看看美国都流行什么了。为了能在美国占有一席之地,“小红莓”、“污迹”这样的乐队不惜改变自己的风格来适应美国人的口味,结果两边不讨好。而从一开始便很美国化的英国乐队“灌木丛”则在美国混得很好,虽然他们在本国不太受待见,假如能在美国成功了,还在乎别的地方么?
美国媒体嘲笑英国人有一定的道理,别看都是说英语的国家,别看在大事小事上英美都爱穿一条裤子,可是英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传统差别很大。所以,能让两个国家同时接受的音乐,基本上就可以在全世界横行霸道了。
这些年英国流行音乐一直被美国压着,鲜有“闪亮登场”的人物出现。不过这种现状暂时可以划上一个句号了,一个31岁的女子改变了英国乐坛萎靡不振的状况,她就是蒂朵(Dido)。
发表文章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人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