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8-03·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703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金燕)
阿历克桑德拉·佩罗思是个年轻聪明又美丽的女新闻制作人。从1999年夏天开始,佩罗思作为NBC电视台的政要记者和政党关系联络人,开始了对美国第43届总统竞选的全程报道。她和几十名其他媒体的记者一道,随从布什班子走州过县,跑了18个月的码头。在本职工作之外,她使用家用数字摄像机作行程日记,拍了长达数百个小时的素材。之后她辞去了电视台的工作,花了一年多时间编辑制作了纪录片《与乔治同行》。片子描述了竞选后台的一幕幕,刻画了小布什从牛仔演变成为政治家的过程。
佩罗思作为一名自由派的民主党员,政治理念和布什迥异,但却获得了布什的欢心,被他称为“我们的最爱”。在一系列与外界隔绝的飞行中,访问人佩罗思和受访者小布什结成了关系微妙的对子。首先的关系是职业上的互相需要和利用。竞选总统需要利用媒体影响民众舆论,从而获得更多选票;媒体需要更多的独家报道,从而在残酷的竞争中拔筹。大家都深谙规则,自会在游戏中获得平衡。这一层没有什么希罕,且搁下不表。值得一说的是二者亦庄亦谐的调情,有些过分但又无伤大雅的谑言。比如说小布什凑近佩罗思的耳朵,紧贴着摄像机镜头,悄悄地说:“我看见了你的化学反应。”虽然是两人之间的私下对话,但性意象太明显了。从个人关系角度说,小布什想用个人魅力征服佩罗思“摇滚”的思想,满足个人骄傲的自我,同时借机舒缓一下竞选中紧绷的神经。佩罗思要的是一个贴近的拍摄角度和一个放松了戒备的受访人。小数字机不动声色地记录下了未来总统的一举一动,有时与主体甚至是零距离。
佩罗思从一个女记者的私人角度,用轻松调侃的调子刻画高层政治人物,可谓纪录片的稀罕品种。佩罗思的妈妈曾是民主党少数派领袖,生长于政治世家的她从小就帮着舔糊信封,寄筹款信,对政治运作的套路一清二楚。面对小布什和竞选的大阵势,她不但丝毫没得上“斯德哥尔摩效应症”,反而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自信和不在乎的态度贯穿了采访以及全片,是她个人表达风格的基础。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8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