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江湖儿女》:一个时代的反讽(三)

作者:杲子

2018-10-15·阅读时长5分钟

665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731个字,产生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绕不过去的叶倩文

音乐总有一种令人迷醉的力量,让演者沉醉,让观者迷醉。既是记忆,也是故事,也是一把刀,把时代切开,把人心剖开。

不可避免地,某种程度上,看贾科长的电影就是怀旧之旅。贾科长有着记录历史和时代的野心和企图,除了影像外,他运用了大量的声音,喇叭声、风声、汽车驶过的声音、刹车声、大街上嘈杂的人声、各种市声,就是他说的要“糙一点”,让影片始终保持了记录片般粗砺的质感。除此之外,这一怀旧之旅的很大比例是90年代的流行歌曲。几乎,在他的每部电影里都用歌曲把这些年代和事件串联起来,并将之符号化、具体化,那些情绪得以放大,把看客包裹进去,瞬间进入故事情境。

从他第一部电影《小武》开始,音乐就成了线索。《心雨》就多次出现,小武跟梅梅在一起害羞地宣称不会唱,某一天又甜蜜地自唱,随着人物心情的变化,这首如此呛俗的歌厅曲居然让看片的人悲伧了起来。小武去看望生病的梅梅,两人靠在床上,小武的背后是发亮的窗框,窗外灰色的光照着两个卑微的年轻人,他们沉默无语,间或猛然间来一句,王菲的《天空》突然响起来,让这空间欲说还休,多了暧昧和甜丝丝的味道。一个小偷、一个陪唱小姐,两个深处底层灰色的人,突然有了霎那温暖和空灵的瞬间,他们头顶的那片天突然神奇地共通了起来,不得不说有一种惺惺相惜的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共通感。这部成名作里还有很多其它的时代歌曲:李丽芬的《爱江山不爱美人》则成为小武窜击街头巷尾的音乐背景,同样成为背景的还有《喋血双雄》里的打斗声。而《站台》里的音乐元素更多,文工团的青年们躲在房间里听邓丽君的淫词艳曲。后来大街上到处在放《美酒加咖啡》,崔明亮他们都去闯荡江湖后,空留赵涛一个人留守小城,但是她内心仍然会对文工团的生活留恋,对她没有实现的流浪生活向往不已,一天她穿着税务制服在办公室里翩然起舞,背景音乐响起了苏芮的《是否》。这个场景让我想起《美国往事》里黛博拉在昏暗的小屋里跳芭蕾,雾化的光、轻柔的动作、如梦似幻的神情如出一辙。除此之外,左小诅咒的《乌兰巴托的夜》、迪克牛仔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张帝、李谷一、潘迪华等等,无一不是时间的代码,无一不成为贾科长电影里的时代符号,把一代人瞬间带入属于那个年代的集体记忆。在这些歌声带来的震颤、感伤里,时间悄然流逝,而人的命运在其中沉浮和消逝,一个时代的记忆形成。

可能是大屏幕的原因,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山河故人》时里反复出现的《珍重》,随着人物情绪的变化而不同,声音与画面严丝合缝,让观者动容。回顾贾科长的电影,叶倩文似乎从未离开,几乎贯穿了他的所有电影。她是他最钟爱的声音,也是他的秘密武器。《小武》中的《潇洒走一回》、《站台》的迪厅歌曲“cha cha cha”、林子祥的《成吉思汗》、林与叶对唱的《选择》,叶倩文的出现已然成为常态。当《江湖儿女》上映的时候,都在期待到底这次贾科长会选择叶倩文的什么歌曲来重现时代,想不到会是《浅醉一生》。当细咂摸这样的歌词:“即使希望似梦幻,人渐醉在梦里海市蜃楼,让我编织海市蜃楼,一天一天浅醉过一生”,歌词里倒真有万千江河、万千思绪,17年了然已过,有情有义有爱有恨有悲有喜有甜有苦,有恣意有萎缩有等待有狂欢,人生匆匆,不过是浅醉一生。从《小武》到《24城记》再到《江湖儿女》,可以说这首歌是贾导最爱的歌了吧。

文章作者

杲子

发表文章81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233人

中读签约作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