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卜键
2019-05-0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94个字,产生3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清大臣叶名琛
鸦片战争一声炮响,将中国带入充满动荡和屈辱的近代史,也使一向傲视四夷的清朝官员渐渐放下身段,试图对西方有所了解。于是有了林则徐的“开眼看世界”,有了魏源的《海国图志》,有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等口号。后面这句口号曾广受夸赞追捧,实则充溢着“天朝”观念,缺乏开放胸怀和外交诚意,对国家与军队的变革没有根本性效用。
咸丰朝可谓内外交困,可即使到了这时,爱新觉罗·奕詝与一干军机大臣仍昧于世界大势,京城不许驻扎外国使团,不许外商设立机构,不许外国人擅入,因而也难以知道外间景象。于是广州、上海等开埠城市成为境外信息的来源地,地方大吏多注意收集,也有选择地奏报皇上。俄土战争以及沙俄与英法交恶,最早是上海道吴健彰闻知上报,由两江总督怡良密奏的,说是在上海素来嚣张的英人近日“极意修好”,访查为何如此反常,据外商相告:俄罗斯邻国土耳其有海峡一道,英吉利、米利坚、佛兰西三国的舰船皆经行此处,“可省航海万余里之遥”;俄国生恐三国得地利之便,打算攻灭土耳其,扼住海峡要害;英国等暗助土耳其,俄军大败而还,复以30万大军再来猛攻,三国也很畏惧,已经打了两年。大概是较早一份有关俄土战争的奏报,不算太准确——英国真的没有多少畏惧,而美国不仅没有加入对俄战争,暗中也多见帮着俄罗斯。
两朝名臣、两广总督叶名琛身居广州,毗邻香港,得风声之先,也迅速将此事上报:“英吉利与俄罗斯本属世仇,现在构衅称兵,则皆因土耳其国之隙。道光初年,土耳其侵俄罗斯,大失其利。俄罗斯以大兵围其都城,英吉利、佛兰西为之讲和,俄兵乃罢。上年冬间,英、佛两国复调兵前往土耳其相与护持,卒为俄罗斯所败。近日以来,传闻俄兵将欲来至香港,与英夷再决胜负,现在英夷惊惧非常,加以警备。”此引文与前面的怡良奏折中,凡“英吉利”“佛兰西”每个字左侧皆加小“口”旁,当是表示“鸟人”、非我族类之义,而俄国一般不加,或仅将俄罗斯的第二字为“啰”,以示优惠。叶名琛说这是向交往较多的各国商人打听来的,大致有些影子,俄舰可能攻袭香港的说法也不是空穴来风。唯将俄罗斯在战场的失利说成取胜,或因大清举朝痛恨英国,传言者有意篡改取悦。叶督还自作聪明地将此与旧事相联系,说近年来俄国商船几次开到上海,请求在沪经商,现在看是为了侦查英国人的虚实。
发表文章165篇 获得5个推荐 粉丝1299人
国家清史专家、金学研究专家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