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伟
2019-05-08·阅读时长5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2603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王小波
《红拂夜奔》当时发表在哪个刊物上,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当年,刚读到这个长篇给我的震撼。它以写洛阳城为开端:洛阳城是豆青色的,洛阳城的大街是泥的河流,洛阳城的taxi是些只围一条兜裆布的黑人。他们拿一个大帆布袋,将你套进去,就可驮到任何地方,不沾一点泥。李靖就在这场景中,踩着“高跷”出场。他一条腿踩在一条街的左边,另一条腿踩在另一条街的右边,就像“一只在河沟里觅食的鹭鸶”,又像一只“飞鸟”,污浊的洛阳城都在他的裆下。这飞扬的想象力,当初曾令我赞叹不已。
《红拂夜奔》的故事出自唐朝末杜光庭的《虬髯客传》。《虬髯客传》里,红拂原是隋朝权臣杨素家里一个拿红色拂尘的歌伎。红拂看中了李靖,打听其住处后,敲门夜奔。李靖带她去山西,投靠李世民,中途遇到了虬髯客。虬髯客与红拂是老乡,以兄妹相称,李靖与虬髯客就结为兄弟。虬髯客后来听了能识天机的好友劝告,将万贯家产都留给李靖与红拂,让李靖扶植李世民,自己去扶桑国当了国主,扶桑国就是日本。李靖后来就成了唐朝的李卫公。
王小波是先将这故事改写成一个戏说的中篇,写成红拂是要帮李靖脱险,虬髯客成了杨素派来追杀的高手。这虬髯客在杨府卧底,他追杀李靖,是为“十年后你掌握兵权,就不好办了”。王小波写李靖与虬髯客搞笑比武,李靖输了,吓晕了,虬髯客因红拂而没杀他。虬髯客喜欢红拂,他是因看到红拂“冰雪贞节”,羞愧到无地自容,才把家产都给了红拂,自己去海外了。
王小波把这个中篇再写成长篇,结构复杂了,赋予了荒诞更深刻的内容。结构上,变成了套装——外包装叙述者“我”,王二,是做科学史研究的,他要论证李靖当年就破解了“费尔马定理”。这就使李靖成了科学家,“精通波斯文,从波斯文转译过《几何原本》”(《几何原本》的译者,其实是明朝的徐光启);“发明了开平方的机器”;他想“考数学博士”,于是证出了“费尔马定理”。“费尔马定理”是小说里一个符号,费尔马是位法国数学家,大约在1637年(明末),他提出了费尔马命题。王小波又是有意戏弄时空。“费尔马定理”的命题大约是,一个立方数分成两个立方数,没有整解。这就引发一代代数学家要证实它。数学和物理都是王小波的兴趣点,他在这部长篇里,通过王二说这个定理:“最近三四百年,所有人都在证它,谁也没证出来。还有不少人否定这命题,也没证出来。”他在这部长篇里,用这个定理有两层缘由,其一,为强调李靖的“知识分子”身份,因为他在思考逻辑问题。其二,这个定理代表了荒谬,证“费尔马定理”代表着聪明,反过来就是愚蠢。这样的改写,其实是借李靖与红拂的故事,感叹所谓“知识分子”的命运了。
发表文章122篇 获得7个推荐 粉丝1548人
《三联生活周刊》前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