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9-05-08·阅读时长3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614个字,产生2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梁可
4月的一个下午,抱着初生的二宝,我被推进了这间产科病房。有四张床位的房间只住了三个产妇,每个人再按规定留一名家属或护理人员陪床。在病房,产妇的名字被床号代替。我是19床,对面是17床,和我一样也是顺产的二胎妈妈。但比起平车上披头散发一脸狼狈的我,这个已经扎起一丝不乱的马尾,用标准的摇篮式抱法哺喂女儿的病友,身上简直笼罩着神一样的母性光辉。她身边随时待命的育儿嫂大姐,看着也比我那迷迷糊糊的丈夫要专业多了。
靠近门口位置的是上午做完剖宫产的新手妈妈18床。我刚被推进来,她就支起身子问我生的男孩女孩。她留着显眼的短寸头,爱说爱笑爱吼老公,看上去直爽又泼辣。病友间互相欣赏的和谐气氛没能维持多久,我就察觉到一条缠绕我们三人的隐秘鄙视链。
17床不动声色地占据了鄙视链的顶端。如果说生育有标准答案的话,她交出的几乎是一张满分试卷:顺产、二胎、儿女双全,25岁生下大儿子后,坚持纯母乳喂养直到孩子三岁多自然离乳。如今女儿出生,她自己还没过30岁生日。其实我们聊的不算多,她却总能巧妙地在字里行间透露这些关键信息。“30岁就错过最佳生育年龄了。我想着一定要对孩子负责,最后打了个擦边球。”17床带着一脸平和的微笑,几句话就把我这个32岁的经产妇划入了“对孩子不那么负责”的阵营。我没有反驳,没准是我过度解读了呢?但接下来,类似的对话不断上演。
说来也巧,我们三个生的都是小姑娘。得知我和17床各有一儿一女,18床羡慕得不得了,开玩笑要蹭我俩的福气,争取将来也能凑个“好”字。17床听了马上摇头,“没有没有,我要是真有福气的话就会有两个女儿了。我就喜欢女孩,咱中国人那种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我是一点都没有。”提到传统观念的时候,她意味深长地扫了我俩一眼。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