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11.1 笛箫 | 笛箫鼻祖出现在近9000年前?

作者:张维良

2020-05-15·阅读时长4分钟

18034人看过
诗人李白曾在《宫中行乐词》中这样描述笛箫的声音:“笛奏龙吟水,箫鸣凤下空”。笛声清脆、亮丽,箫声质朴、浑厚,二者常常被用来表现中国美学意象中的“写意”。为什么笛箫会成为文学影视作品里的常客?它们是如何展现“气韵美”的?这一讲,享誉国内外的著名笛箫演奏家张维良老师,将为我们娓娓道来。

11.1 笛箫 | 笛箫鼻祖出现在近9000年前?

15.2MB
00:0016:36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我是笛箫演奏家张维良。今天我将在《听吧!国乐》精品课程中给大家解读笛和箫的部分。这一节我们来了解笛、箫分别是什么样的乐器?它们的起源又在什么时候?

笛箫的鼻祖距今约9000年?

笛这件乐器它属于世界性乐器,几乎每个国家、每个地域都有笛,虽然演奏原理是一样的,但笛与笛之间也有相对不同。那么,我们中国的笛和世界上其他地区的笛到底有何不同?它的特征又是什么?

笛子,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乐器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那时,先辈们点燃篝火、架起猎物,围绕被捕获的猎物边进食、边唱歌舞蹈,并且利用飞禽的筋骨,钻孔吹之,用其声音诱捕猎物和传递信号。这也就诞生了出土于我国最早的乐器:骨笛。

1977年,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骨哨、骨笛,距今约7000年。1986年5月,在河南舞阳县贾湖村的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址中,发掘出16支竖吹骨笛,它们用飞禽骨头制成,根据测定,这批骨笛距今已有8000余年历史。

▲ 贾湖骨笛(新石器时代)

河南舞阳贾湖遗址M282号墓 出土

河南博物院 藏

汉代以后,横吹笛已在宫廷军乐的鼓吹乐(鼓吹乐作为历史乐种,特指汉魏以来,宫廷、军府、官府中与仪仗、军旅、宴飨有关,并见于乐府或太常等机构编制的乐种)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汉代这个时期,证明笛已经脱离了它早期原始的形态,在音律、形制等方面更加完善,并日益在乐队中与其他乐器配合、协调。

▲ 河南邓县南北朝画像砖墓(局部)

在河南邓县出土的南北朝时期的画像砖上,我们能清晰地看到鼓吹乐队协调行奏,那时候吹奏乐器大部分都是站着,边走边吹。在这些历史的画像中,我们看到,横吹笛演奏者的持笛方向、角度,还有左右手弄笛的姿势,与现代的笛子演奏完全一致。

中国笛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笛,在汉代前多指竖吹笛。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后传入横笛,亦称“横吹”,它在汉代的鼓吹乐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湖南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两只竹笛都属于横吹类的。秦汉以来,笛已经成为竖吹的箫和横吹的笛的共同命名,并延续了很长时间。

▲ 西汉竹笛

1973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 

湖南省博物馆 藏

隋唐时期,供人欣赏、娱乐的隋唐燕乐中,横吹笛(当时称“横流”)广泛活跃于乐队中,在敦煌隋代壁画和唐伎乐人画上也能看到横吹笛的演奏。唐代已出现了有关著名演奏家的记载,比如李牧、孙储秀、游程恩等等。其中李牧曾师从西域龟兹乐手,因其笛子演奏不同反响、技艺过人,在开元年间,被称为笛子演奏天下第一。

从唐代起,第一次传入了日本,在古都奈良的正仓院中,收藏着我国盛唐时期制作的四支横笛,其中有象牙、雕石各一支,竹制的两只,虽然它们的长短不同,但都开有7个椭圆形的音孔。

▲ 唐代彫石横笛

日本奈良正仓院 藏

从七世纪开始,笛子又继续得到发展。至少从唐代开始,具有中国笛膜音色特点的笛子就出现了。笛膜使笛子的表现力有了很大的发展,并且演奏技术也发展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我们前面讲到,笛是属于世界的乐器,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唯独中国笛有笛膜,这个膜是在芦苇中提取出来的一层薄膜,然后贴在笛子的膜孔上。一般每年清明前后从芦苇中取是最好的。

▲ 笛膜

根据史书记载,笛子到了宋代,形制多样,而且由于戏曲音乐的盛行,笛子得到了更加广泛的运用。此外,戏曲的蓬勃发展也促进了竹笛演奏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其成为了多种剧种、乐种的主要伴奏乐器。按伴奏剧种不同来分类,有一种流行于南方地区的笛子,叫作“曲笛”,它在昆曲里担任主要伴奏角色,它的音色委婉动听、圆润低沉。接下来我们就来听一段曲笛独奏曲《姑苏行》,这首乐曲根据昆曲题材创作而成。请欣赏《姑苏行》片段:(音乐)

▲ 曲笛

我们接下来讲另外一类笛子:梆笛。梆笛也就是短一些、细一些,声音比较高。梆笛主要流行于北方地区,在梆子戏里面担任伴奏,比如说河北梆子、山西梆子、包括秦腔。高亢、明亮,都是梆子戏的特色,所以在梆子戏里采用的是梆笛。接下来我们听一首梆笛独奏曲《挂红灯》,这首作品是根据山西二人台曲牌里一段过场音乐的前奏改编而成,改编的作者是冯子存先生。下面请欣赏:(音乐)

▲ 梆笛

为什么箫广受文人青睐?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箫。箫这件乐器是中国古典文学和民间大众钟爱的一件乐器,因为它的声音不高不低、不急不缓,非常温和、儒雅。在唐之前的箫,近似现在的“排箫”,唐宋之后称之为“箫管”。也就是说,从唐之后,才有了我们今天的箫。

▲ 排箫

箫分好几种:洞箫、琴箫、玉屏箫、南洞箫等,一般是在乐种和民族管弦乐队中使用。乐种包括像潮州音乐、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等。具体形制上有哪些差异呢?洞箫管内径粗一些,声音更大,洞箫通常在乐种和民族管弦乐队或者合奏中使用。

琴箫,顾名思义,就是琴和箫合奏的时候运用。琴箫主要配合古琴,因为古琴声音不大大,所以琴箫的声音也相对较小,琴箫是一种传统的演奏形式,也是文人雅士所钟爱。

玉屏箫管身比较细长,箫的表层通常雕刻着龙凤等等一些图案,工艺精致,吹奏音量不大,比较秀气。一般除演奏之外,人们还作为一种收藏的工艺品或者当作礼物馈赠佳友。由于玉屏箫非常有特点,曾经在100多年前,就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 玉屏箫

南洞箫,也称为“南管”、“尺八箫”。这件乐器流传在福建闽南泉州一带,主要在南音里担任独奏、器乐合奏和为唱腔伴奏。南音是什么?南音是一个古老的乐种,它保留着唐宋文化的遗迹,因此它也被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列保护之列。在南音里有器乐曲、有独唱,因此南管在里面就是作为一个非常重要的主要乐器。

▲ 南音表演

下面我们就来听一段箫的音乐:《春江花月夜》,请大家欣赏:(音乐)

好的。这一小节我们先讲到这,本节中涉及到的内容和图片,大家可以在文稿中查看。下一节,我们将和大家讲讲笛箫是如何吹出“写意美”的。谢谢。



转发下面的海报

和更多人一起

分享国乐之美




文章作者

张维良

发表文章8篇 获得13个推荐 粉丝61人

世界著名笛箫演奏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听吧!国乐

9000年音乐美学与高光乐器

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