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在《兰亭序》的众多传本中高宗最喜欢《定武兰亭序》本,这也有他的用意。高宗生下来三个月,就被封为定武军节度使。同时,“定武”,在这个时候有结束战乱的含义。他刻《定武兰亭序》后的题跋就抄自《世说新语》。王羲之批评谢安,国家多难的时候还尚空谈,是让人关心政治,关心国家大事。他把《兰亭序》又改回《修禊序》,叫《禊帖》,恢复当时王羲之写这篇序文时的活动,也是有用意的。晋元帝是东晋南方的第一个皇帝,没有威望,士人不尊重他。王羲之的堂伯父王导、王敦,就借这个修禊日,让皇帝出行,他们恭恭敬敬地在后面跟随,南方的氏族在门缝里看见皇帝这么有威望,纷纷出来拜倒于地。宋高宗的经历跟晋元帝相似,他提倡“兰亭”,提倡“修禊”,就是希望南方士人也辅佐他。
12-05 18:31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