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新世界》三 《自私的基因》里说,基因追求的是永生,而人类只不过是基因的生存机器。诚然,以三次元的角度来看这一学说无可厚非。但如若从更高的维度来俯瞰,这个答案却幼稚得像个小学生提交出的作业。因为理查德.道金斯虽然可以时时观察到培养皿上的纳米基因,但如果不出意外这位英国演化生物学家这辈子都不可能观测到存在于第四维度的奥妙无穷。电影《超体》里有句重要的台词:当环境不适合生命存在的时候,它们选择繁衍。当环境不适应生命存在的时候,它们选择永生。 生命是意识的载具,有高低无贵贱。 作为一个曾把半条腿跨进过异空间的人来说,这就是不争自明的真理。 而意识降维到三次元只有一个目的:寻找爱。学会爱。完成爱。 这也是正是“双生火焰”从起源之初对彼此允诺的誓言,双生火焰重逢之后要无条件的信任对方、无条件的原谅对方,无条件的包容对方,无条件的付出自己的“无偿之爱”直至此生终结。 ——无论富贵贫穷,无论健康疾病,无论人生的顺境逆境,在对方最需要的时候,彼此不离不弃终身不离直到永远。 追根溯源,一夫一妻制不是为了统一社会的公正,婚姻也并不神圣,神圣的只有神圣婚姻,而神圣婚姻的神圣在于两个半魂真正的契合,那是一种巨大的能量,直接归属于更高的次元。这就是为什么比起亲情或者友情,人类总是更热衷崇于追寻爱情,没有什么能阻挡这种凌驾于基因之上的本能。 再加之,我和他之间的心灵联系多数是在无名指上产生的响应,这些都使我不得不去揣测古人是否真在过去的某个我们未知时段拥有着能与高维紧密连接的智慧。而作为后裔的我们随着现代科技在微观层面的极速发展中将其慢慢抛诸脑后,甚至将它与迷信混淆、捆绑最终一同放逐成科学的阶下囚。 知识之存在于三次元之下的维度,智慧却可以通达四次元,亦或者更高的维度。 这就是智慧和知识的差异。 那么,爱情又是什么?
02-28 11:44
0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