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在儒家伦理熏陶下成长起来的传统读书人,曾国藩同样在青年时代就立下了“学做圣人”之志。他这个人心眼比较实,在修身方面比同僚付出了更大的努力。但在40多岁还乡编练湘军之后,他过去笃信的道德信条遭遇了接二连三的挑战:一方面,空泛的教条远不足以应对练兵、筹饷中出现的复杂技术问题;另一方面,湖南地方官场对这位“空降”下来的京官也多有排斥,彼此格格不入。在困境中,曾国藩开始对他的道德哲学进行调整,生发出了对“圣人”标准以及“成圣”可能性的新看法,这在当时都是相当深刻的见解。
05-12 14:08
sophialxf1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