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正在征稿︱我的偶发性失眠 不同性格的人心境会迥然不同,没心没肺者,心境像一片海,可以波涛汹涌,千帆竞渡。谨小慎微者,心境像一面湖,静谧至极的湖,没有一丝涟漪。一个小石子或一阵微风都可打破宁静。粘液质人格类型的我,凡事三思而后行,谨慎,苛求完美,每天的生活风平浪静,一丝一毫的波动便会打破脑电波的平衡节律从而陷入失眠的泥泞。 第二天要赶飞机,和久违的朋友通个话,看了一部心潮澎湃的电影,等等事件就会使平日规律的睡眠失去节律。辗转反侧几个小时,数绵羊数到一千还有继续数下去的趋势,厌倦出场叫停,困意却并未露面。翻开一本哲学书,平日像脑力训练般令人思维疲劳萌生困意的书,此刻竟也能读得津津有味。于是,看着晨曦一点点爬上窗帘,新的一天竟然开始了。睡眠仿佛一个休止符,让忙碌的身心缓冲、修整后以崭新的姿态迎来次日的黎明。然而失眠后的清晨,则是拖着昨日的疲倦,无精打采的落魄。 拯救失眠要寻根求源,我的失眠的症结在于外来的“干扰源”。 于是我尝试练习冥想,把注意力牢牢集中在呼吸和气流在身体的起伏上,扰乱心境的干扰源就无法靠前,困意就会登场。这只是一个理论,练习冥想是一个注意力和干扰源不停歇地作斗争的过程。“明天赶时间的紧迫感”“和老友热聊的话题”等等都会不停地攻击我的注意力,随时打断冥想。 耐心是指南针,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颇有成效,瞌睡虫会如约而至。投入一颗小石子,我的心湖也可以波澜不惊安然入睡了。

07-02 10:04

晨澄1人推荐

0人转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