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育儿国补“时代”,最清醒的95后父母坐不住了?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今天·阅读时长12分钟

64人看过
95后父母学会“松弛育儿”

对于这届年轻父母来说,最近朋友圈里最大的新闻,莫过于“育儿补贴”了。


《国家育儿补贴方案》里提到,“从2025年1月1日起,无论一孩、二孩,每年均可领取3600元补贴,直到孩子年满3周岁。”


生娃就发钱,这种简单干脆的利好,一方面引起了不少人的欢呼,另一方面也让不少年轻父母直接破防了。有人感慨孩子一不小心生早了俩月,“感觉错过了一个亿”。也有人觉得“一年3600元,算下来一天不到10元,感觉有点少了”。


还有人在仔细读过补贴方案后发现,“其实条件挺多的,不仅要父母双方社保满一年,小孩户籍也要和父母一致,不是生了就能领。”


这些热评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年轻父母的心理状态:他们既欢迎政策带来的实际支持,也会理性考量这笔补贴在育儿生活中的实质作用。在育儿这件事上,他们始终保持着自己的独立思考和清醒认知。


现如今,育儿的难题落到了95后父母的头上。在互联网上,他们犹如一股清流,带娃主打放养。“孩子哭闹作妖,他们淡定地掏出手机录视频发朋友圈”,“孩子撒娇躺地板上不起来,他们满脸‘看你能演到几时’的表情,专治各种不服”,全身上下流露出一种不顾孩子哭闹的松弛感。


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面对的内耗和焦虑,其实一点也不少。


95后妈妈丽丽,孩子今年1岁半了, 小不点没尝过工作的苦,自然不懂妈妈为什么每天都要扔下自己出门上班。“一到上班出门前,就在门口抓住我的裤腿说‘不要不要,要妈妈’,然后开始哭,哭得比依萍要钱还大声。”


起初丽丽很心疼孩子,会放下包跟宝宝开启“话疗”,但日子久了她也开始烦躁了,时不时像扒拉裤腿上的口香糖一样,把娃没感情地扒拉掉,出门就开跑。


聊起育儿话题,这届95后爸妈各有各的笑与泪。我们和身边的95后爸妈聊了一圈之后,发现大家普遍的养娃心态是“慈不带兵,怂不养娃”,“虽然每天嘴上都喊着‘无语了’,但这种既扎心又窝心的生活,不就是带娃最真实的日常吗?”




“娃没错,我没辙”


在95后爸妈的育儿生涯里,有一句话绝对绕不过,那就是:“他只是个宝宝,他有什么错呢?”


孩子童言无忌,孩子不谙世事,这些瞬间本来特别单纯可爱,直到带娃日常碰上95后父母的工作日常,效果堪称火星撞地球,逼得他们直呼:“放过我吧,我真没辙了。”


对30岁的沪漂妈妈Linda来说,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上个月的某天晚上,她临时要和产品研发人员开一个线上会议。大家正讨论得火热,结果孩子突然跑进屋里来了一句:“妈妈抱,谁这么不懂事这么晚还要找你开会呀。”


新手父母要平衡“职场工作”和“带娃日常”


“当时麦克风也没来得及关,那画面真是又囧又可爱。同事们也在打趣。也不知道是不是大家听进去了孩子的话,最后真的火速开完了会。会后领导还发了个消息说‘实在太急了才这么晚找你开会’,外加两个握拳表情。我心里想的是,如今能打败钢铁直男领导的,恐怕也只有2岁小孩了。”


新手爸爸方思,也经历过同样的“对孩子没辙”的瞬间。平时在外企工作的他,有一些居家办公的时间,以前没孩子的时候,居家办公是放飞自我的松弛时刻,自从有了宝宝之后,居家办公要多闹心有多闹心。


工作上的KPI没有变,育儿的KPI却成倍增长。“除了照顾宝宝的吃喝拉撒,更难的部分是给宝宝提供情绪价值。一坐到书房的椅子上,孩子就像小猫一样黏上你,蹭蹭你,要抱抱。”


居家办公也要兼顾育儿KPI


眼看着工作就要推进不完了,但宝宝还是一直要“爸爸抱”,方思说:“有时真的忍不住对孩子发脾气,但刚大声说一句话就又忍不住内疚。毕竟孩子只是想让我抱抱,她又有什么错呢?”


回想这一年来的育儿瞬间,他认为最炸裂的是有次居家开会时,孩子又“爸爸爸爸”叫个不停。他实在没辙了,就躲进了家里的大衣柜,“左耳戴着耳机听会议内容,右耳听孩子疯狂在各个屋子里喊爸爸,你能想象那种偷感有多重吗?现在想想还是觉得心酸又搞笑。”


对孩子没辙的95后,其实是作为成年人在对可爱投降。尤其是对于身在职场的95后爸妈而言,生活里横平竖直的OKR、KPI,条条框框已经够多了,而孩子的出现就像猫抓乱了毛线球,让一切变得没有规矩,又让充满束缚的生活,瞬间有趣无厘头了起来。




反向带娃,到底有多松弛?


这届年轻父母早就看透了:养娃哪有不疯的?只不过是在“快被逼疯”和“被娃治愈”之间反复横跳,痛并快乐着,才是育儿的真谛。


他们虽然嘴上说着没辙,吐槽这届娃太难带,却也在生活里练就了一套苦中作乐的生存智慧,堪称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95后爸妈很少惯着孩子,大家比老一辈更相信“儿孙自有儿孙福”。


95后父母和老一辈存在育儿观念差异


面对11个月大的宝宝无休止叫爸爸的请求,95后爸爸小旭的解决方案,是把孩子放在扫地机器人上,让他在家里也能玩上电动碰碰车。“上一秒还在大哭大闹的孩子,往机器人上一放就老实了,还在那嘿嘿直乐。机器人都没想到自己除了有扫地的功能,还能帮忙带娃。”


同样不走寻常路的还有广州95后妈妈小鹿。她发现2岁女儿对商场买的玩具、绘本统统不感冒,反倒对厨房里的锅碗瓢盆情有独钟。“与其每天跟防贼似的盯着厨房门,不如干脆让孩子释放小厨神天性。”


后来她专门布置了一个儿童迷你厨房:一套安全的塑料厨具、几个不锈钢小碗,还有儿童桌凳。每当她做饭时,宝宝也系着小围裙在旁边假模假式地忙活,“一块土豆能在那切一个小时,堪称育儿界性价比最高的带娃方式。不哭不闹,还能培养专注力,最重要的是,终于能让我安心做顿饭了。”


儿童迷你厨房代替父母“带娃”


95后爸妈反向带娃思路的核心是“我也是第一次当爸妈,凭什么让着你。”以前的父母爱孩子,是爱得深沉,爱得无私,而95后爸妈爱孩子,是爱你,也要爱我自己。


所以有时候这帮20后的宝宝们,甚至从小就“早熟”,为95后爹妈操碎了心。比如沪漂妈妈Linda就记得有天早上着急上班,正在给孩子火急火燎泡奶粉,她忘记穿鞋子光脚踩在地板上。没想到宝宝竟然拿着她的拖鞋拽拽她,用小奶音说:“鞋,鞋。”意思是让她穿上鞋。


那一刻她很感慨,“平时由于工作太忙,孩子第一次走路,第一次叫妈妈我都没能赶上。没想到竟然赶上了她第一次照顾妈妈,孩子小小的,爱却多多的。”


反向照顾父母的孩子们


反向带娃的95后,虽然总在网上被人诟病“育儿太糙了”,但在生活里,他们也算关关难过关关过,用机智的生活智慧,探索出了独属于自己的育儿之道。正所谓“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都是好猫”,只要能把娃健康快乐带大,松弛散养又如何呢?




这届95后爸妈,已经进化了


在外人看来,贯彻落实松弛带娃理念的95后,仿佛彻底躺平了。但大部分95后父母坦言,“松弛育儿从来不是躺平式带娃,而是真正懂得抓大放小。”


就像95后妈妈豆豆说得那样:“在生活上,我们确实很佛系。孩子不想穿袜子就不穿,玩具乱扔就乱扔。但在重要的事情上绝不含糊——该打的疫苗一针不落,每天的蔬菜水果必须吃够,在关乎成长和健康的方面,都是提前做了很多功课,才有了育儿日常里的平和时刻。”


松弛育儿绝不含糊关乎成长健康的时刻


作为一名活动策划,豆豆日常的工作是很忙的,但每次回到家看到宝宝的笑脸,健健康康的状态,都觉得一切值得了。她生活里最频繁发生的小确幸,是每天睡觉前和早上孩子刚醒时的喝奶环节。


“50度的水温,150毫升水量,加5勺奶粉,再盖上盖子,左右搓搓瓶身让奶粉快速溶解,此时宝宝已经自动躺在床上等待投喂了,他一边默默咕咚咕咚喝奶,一边安静地望着你,真的会让你心窝软软感到特别幸福。”



对95后职场父母来说,育儿和工作其实很像。工作时要前期调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在汇报时得心应手。同样的,育儿时也要做足功课,才能在关键时刻从容应对。至于生活里的一些小事,就放手让孩子去自由探索,毕竟,最好的育儿方式不是事事包办,而是该严谨时一丝不苟,该放手时大胆信任。


这种“战略上重视,战术上放松”的育儿哲学,正是95后父母在忙碌生活中找到的平衡之道。在育儿日常里,新手难免会遇到许多焦虑和烦躁,就像最近伊利金领冠与金靖合作的一支短片里面说的那样:“宝宝就像老板一样,既要又要还要,还想打组合拳,而作为打工人只想左一拳右一拳。”


点击观看视频


但面对这些挑战,95后职场爸妈很少自乱阵脚。他们早已认清压力,接纳压力,并努力化解着育儿路上的各种鸡飞狗跳,守护亲子时光里的小确幸。


这种从容不迫的育儿态度,一方面来自于社会的支持,比如最新出台的育儿补贴政策,减轻了年轻父母们的经济压力;一些街道和社区会开设公益育儿课堂,缓解家长的知识焦虑;包括公共场所日益完善的母婴设施,也在让育儿生活变得更加便利。这些实实在在的举措,都在逐步解决新手父母的后顾之忧。


日益完善的母婴支持解决新手父母后顾之忧


当然,企业的理解与扶持同样功不可没。其实在许多育儿大问题面前,95后职场爸妈也特别希望能有一个可靠可信的育儿搭子,帮他们降低决策成本,让育儿变得更简单、更安心。而伊利金领冠就一直在做这样的努力,他们在科研与品质上深耕,努力为宝宝从源头到技术,提供着全链条保障。


如今,伊利集团通过近70年匠心探索,拥有着全国乃至全世界最好的奶源地“敕勒川”,不仅是中国母乳研究开拓者,建立了丰富的“母乳研究数据库”,还完成了290余项发明专利布局,并成功将10大核心配方专利应用到了金领冠系列产品当中,为中国母婴童家庭带来了更加专业化、多元化的营养解决方案。比如金领冠珍护铂萃,其中包含着90种全面营养,超级三代OPO,18种活性脑营养群,对婴幼儿消化吸收、免疫保护、智力发育、肠道健康等方面有着很强的助力。


金领冠系列产品带来更专业化的营养方案


这意味着,起码在宝宝喝奶粉这件事上,许多年轻的职场爸妈就不用再花费更多精力,去查阅文献、对比成分,而是能放心、省心、安心地,将更多时间投入到亲子互动与生活节奏的平衡之中。


当育儿不再是95后爸妈独自扛起的重担,而是社会各界的支持与分担,那么“快乐育儿”就会从理想渐渐变成日常——或是下班后多出的一小时亲子时光,或是周末少操一份心的轻松惬意,这些改变都将让养育的疲惫,变成更温暖、更纯粹的陪伴。


社会各界助力父母“快乐育儿”



#说说你的育儿经验#



策划丨三联.CREATIVE

微信编辑丨张弛

作者丨Benjamin 田梅梅

设计排版丨森林

图片来源丨视觉中国、伊利






*文章版权归《三联生活周刊》所有

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转载请联系后台


0人推荐

文章作者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发表文章5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6137人

三联生活周刊微信公号

中读签约机构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