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真实的李清照

作者:杨璐

2018-01-26·阅读时长14分钟

1063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7288个字,产生134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李清照 (1084~1155)


面目模糊的李清照

仰望中国文化的星空,李清照(号易安居士)不是因为女词人的稀缺性位列其中,她的光芒不黯淡于同时代任何一位我们耳熟能详的男性词人。人人都知道中国文化的标志之一“宋词”,分为豪放派和婉约派,李清照是婉约之宗。而经过千年流传,她那些典雅、浪漫的作品,连同她的爱情故事和波折人生,已经被出成书,以“人生不过一场绚烂花事”“半生烟雨,半世落花”“愿时光清浅,许你安然”等等唯美细腻的标题撩动读者的心弦。

已经成为“语文常识”的李清照,已经成为女性流行文学题材的李清照,还需要再写一遍吗?可如果进入到严谨的学术研究领域,就会发现我们对李清照的熟悉恐怕不能那么自信。在真实的李清照和偶像李清照之间,是千年的文化变迁,当她被写进语文教材的时候,经过了成百上千的学术研究和争论,至今不休。所以,走上探寻真实李清照的道路,才是正式认识她的开始。

以作品开启认识一位作家的旅程,李清照从一开始就是面目模糊的。学术论文里对李清照流传至今的作品统计数字经常不一样,最多的版本说有88首,流传广泛的说法是50多首,这其中还分为53首和59首两个说法。造成这些分歧的原因是,历史上曾经存在过《漱玉词》和《李易安集》两部李清照作品集,最晚的推测到16世纪也已经失传了。我们所看到的李易安词来自于南宋以来的各种词选和其他文献,最重要的一部是1146年编成的《乐府雅词》,它是现存南宋词选中收录易安词最多的一部,也是李清照在世时已经刊行的一部,共收入了23首易安词。饶宗颐在《词籍考》中认为,这23首是最可靠的易安词。另一本词选《梅苑》收录了5首咏梅题材的易安词,它成书的时代虽然比《乐府雅词》早,可从一开始就是可疑的,其中一首是周邦彦的词,并且有周邦彦的词集为证,还有几首到了16世纪晚期才再次归到李清照名下。

这两本词集之后,从南宋到明清,易安词一直在增加,却缺少可靠的南宋文献作为依据。斯坦福大学汉学讲座教授艾朗诺在著作《才女之累——李清照及其接受史》中分析,作家的声望会吸引后人将作品系于其名下。一部词选如果包含若干李清照的新作,会吸引更多的关注与买家。所以,校订者、编者和书商把词系于李清照名下的做法是有利可图的,更何况原来的《漱玉词》早已失传了。按照风格去推断这些“新增”易安词的真伪也不牢靠,有一个专有名词“易安体”,从宋代开始,有源源不断的人模拟李清照的词风,不能排除一些拟作随着时光流逝,被后代词选认为是李清照本人的作品。

跟作品真伪相关的问题是李清照传记中大量的细节来源。潜心研究易安词多年的学者愿意相信,李清照词中的角色就是李清照本人。研究者陈祖美在《李清照新传》中,描述了1000多年前,赵明诚第一次登门拜访李清照家的情形:当赵明诚出现在李家院落时,李清照刚从秋千上跳下。她气喘吁吁,还懒得把手擦干净,猛然间看到来了一位客人,慌忙中跑掉了鞋子,着袜藏在门后,头上的金钗也滑了下来。这个细节来自于《点绛唇·蹴罢秋千》: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入来,袜铲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这首词最早出现于1550年,后来几百年中曾被署名过其他作者和无名氏,直到1880年被收入到现今很多通行的李清照词集所采用的那个版本的《漱玉词》中。陈祖美在《李清照新传》中没有回避学术界对这首词的争议,但她从多年研究李清照的心得出发,坚持认为这首词就是李清照在类似场景下所作。

“诗言志”,是古代中文的传统,但词的情况有所不同。作为和乐的歌词,词作者的创作不一定是本人的经历。艾朗诺认为,以自传体写词的词家其实是少数,男词人经常代女子立言,或者以一位女子为描摹对象,女词人中,比如名臣曾布的妻子魏夫人,也有以女艺人为题材的作品。在这种情况下,难以分辨哪些是李清照以自己经历而进行的创作。

能确定跟李清照本人经历相关的文字其实非常少。陈祖美在《李清照新传》中的研究结论是,有明确的时空记载,或者较容易编年的,诗现存只有十来首,文只有六七篇。在她的词作里,有明确和较明确的时空记载的只有三首。除去批评家们文学化的想象和无法印证的主观阐释,这些没有争议的文字,是李清照留给我们的她的本来面目,并不清晰、断断续续。

文章作者

杨璐

发表文章146篇 获得40个推荐 粉丝2890人

周刊主笔、 新消费研究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宋朝那些人

士人 士风 士气

18760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34)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