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法兰西无大学?

作者:读书

2021-03-24·阅读时长9分钟

974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4636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文/阎光才

在欧美众多国家中,恐怕少有如法兰西这样一个民族,既擅长 “立”得气势恢宏,又敢 “破”得义无反顾,但无论是立与破,它成就的似乎总是他人,有一种墙内开花墙外结果的吊诡。政治、思想与社会风尚如此,高等教育亦然。法国著名学者克莉丝汀·穆塞琳(Christine Musselin)曾经出过一本专著——《法国大学的漫长之旅》,开篇就提到这样一种困惑:法国有大学吗?她认为,至少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末,法国确实无大学。对于高等教育史略有所知的人们,相信对此都会感到极为诧异。因为回溯大学的源头,尽管意大利的萨勒诺与博洛尼亚可谓先驱,但近现代意义上的大学真正的缔造者无疑是中世纪的巴黎大学。它最早确立了大学文、法、医、神四大学部架构,在罗马教皇的保护与支持下,最先创制了相对稳定成型的教师主导大学治理结构。一一六七年,当时拥有如今法兰西近半土地的英王亨利二世与法王路易七世交恶,他禁止英国学生到巴黎大学就读,并要求在巴黎的英国学者返回牛津,于是才有了后来声名显赫的牛津大学;随后于一二 ○九年,因为牛津大学师生与市民发生冲突,不少学者逃到了剑桥,然后才有了剑桥大学;而剑桥大学又与哈佛大学有特殊渊源,一六三六年,英国的马萨诸塞殖民地仿效剑桥大学创办了一所学院,学院所在地本叫纽镇(Newtown),故出于对剑桥大学的膜拜,特更名为剑桥(又译为 “坎布里奇 ”),学院称剑桥学院,后在一六三八年接受约翰·哈佛的捐赠才更名为哈佛学院。由巴黎大学到牛津、剑桥,再到哈佛,顺着这个线索我们不难发现:将巴黎大学称之为现代综合大学的母机,应该一点都不过分。至于它的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大学校,则不仅影响了俄罗斯,由苏俄而到中国的专业高等教育体系,甚至也为美国众多学院,如加州理工学院、弗吉尼亚理工学院等提供了模板。

然而,这个拥有现代大学母机的国度,为何后来却没有了大学?穆塞琳认为,如巴黎大学这样传统机构的消失,始于法国大革命时期。由于带有旧制度、宗教和特权象征,法国传统大学被关闭。一八○六年,拿破仑开始重建法国高等教育系统,但与当时同时启动的德国洪堡研究型大学理念和模式不同,拿破仑不关心大学的自由探究与理性精神训练,而仅关注它对帝国的价值。因此除了极力推崇与发展以培养工程师、教师、科学家、行政官员为目的的新兴专门学院(即大学校)以外,他创建了帝国大学。帝国大学其实为一所行政机构,它统辖全国各大学区的教育。大学区的高等教育部分包括神学、医学、法学、科学与文学五个学部(faculty),前三者为高度职业化的机构,而科学与文学更倾向于作为中学教育的延伸,为一个学历文凭授予机构。各个学部之间完全独立,并接受自上而下高度集中与等级化的垂直管理,学位授予由国家控制,甚至教师教学的课程详细提纲都需要国家主管部门审批。对于这种帝国大学模式,穆塞琳认为,它塑造了法国近代以来的高等教育特质与品格,也由此葬送了法国的大学——作为一个不同学问与知识交汇的场所与社团。

文章作者

读书

发表文章1317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0761人

人文精神 思想智慧

中读签约机构

收录专栏

读书

D U S H U

33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0)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