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爱德华多·加莱亚诺:为不能发出声音者发声的人

作者:孙若茜

2018-02-09·阅读时长10分钟

881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5336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1940~2015)

“我想我知道了不少可以讲给别人听的故事,而且发现(或者说确认了)写作是我的天职。以前很多时候我甚至曾经让我自己相信,如果拿来和比如政党活动或冒险比较一下,写作这项孤独的志业并不值得。我写过也发表过很多东西,但是我一直缺乏触及自己内心深处、打理并献出自己所有的胆量。写作是危险的,仿佛按照应该的样子做爱。那个晚上我意识到自己是追逐词语的猎手。我为此而生。这将是我在死后与他人相处的方式,这样所有我爱过的人和事不会随我死去。”

乌拉圭作家爱德华多·加莱亚诺在这段话中提到的那个晚上,是他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时刻。不只是因为他预言了此刻——在他去世后,我们依旧会以他留下的文字与他相处。还因为那时,他刚刚逃离了一场死亡——在一个月内连续得了两场疟疾,打了可以治愈一匹马的剂量的奎宁才死里逃生,大概30岁,他称那是他人生中的第二次死亡。

他的第一次死亡是在19岁。“我点了一个可观的火堆焚烧文档、照片和绘画,让自己什么都不剩下。家里浓烟弥漫,我坐在地上,哭泣。然后我离开家去药店买了足够杀死一匹马的安眠药。我选好旅店。沿着布兰科河街往下走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几个小时前甚至几年前就已经死了,空空荡荡没有好奇,没有欲望,只差办完全部手续。”但显然他没有成功,并从此开始写作,同时改用母姓加莱亚诺署名,“直到不久前我还以为自己当时这么决定是因为我的父姓用卡斯蒂利亚语发音太困难,毕竟是这个原因,我少年时代在《太阳报》发表漫画的时候把‘Hughes’按照卡斯蒂利亚语的发音规则拼写成了‘Guis’。”

文章作者

孙若茜

发表文章1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709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任记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再见,我的爱人

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声音

176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