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前门大栅栏的新风景

作者:丘濂

2018-02-09·阅读时长19分钟

1118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9552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铃木食堂是杨梅竹斜街比较有代表性的商家之一。图为铃木食堂附属的铃木杂货铺内部

记忆中的杨梅竹斜街

我是无意中发现杨梅竹斜街的。那大概是2006年,我和朋友去琉璃厂的中国书店买书,然后顺着琉璃厂东街继续向东散步。经过一小段拐弯就来到了另外一条悠长的胡同。它乍看上去和普通的胡同没有区别,实际却充满了许多颇有特点的建筑。这让我记住了这条街的名字,杨梅竹斜街。我以为这个好听的胡同名来自于巷子里的某种植物,其实是以街坊里一个姓杨的媒婆命名的。

回家就去查这条街的历史。它在中华民国时期曾经是出版一条街,有世界书局、中正书局、开明书局、广益书局、环球书局、大众书局、中华印书局共七家书局。那栋让我印象深刻的建筑是世界书局,它有着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大门两侧带有半圆形壁柱,柱头带有涡卷,类似爱奥尼柱式。街上那座古色古香的楼叫作“青云阁”,它是清末民初北京高级综合商业娱乐场所,集娱乐、购物、饮食、品茶、服务于一身,蔡锷便是在这里结识了小凤仙。除此之外,街上分布着若干名人故居。25号曾是清朝乾隆帝御赐给户部尚书、东阁大学士梁诗正的宅邸;61号是酉西会馆,沈从文初到北京时住在这里。湖笔大师戴月轩的故居、京剧武生杨小楼、评剧演员新凤霞也都在这条街上落过脚。我喜欢上了这条充满故事的胡同。在这条胡同里散步,然后去南面的大栅栏西街吃上一碗卤煮火烧,再到天安门广场上放风筝,成了我那年约会的一个“经典”安排。

文章作者

丘濂

发表文章128篇 获得1个推荐 粉丝1490人

《三联生活周刊》主笔,毕业于清华大学比较文学与文化研究专业。美食、传统文化和城市话题爱好者。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再见,我的爱人

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声音

176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