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2.5 初唐诗 | 初唐诗歌格律改革是一种 “减负”?

作者:杜晓勤

2021-11-04·阅读时长9分钟

24219人看过

2.5 初唐诗 | 初唐诗歌格律改革是一种 “减负”?

30.7MB
00:0022:20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收听《听吧!唐诗》音频课。我是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杜晓勤。

上节中我们一起学习和了解了陈子昂的诗歌创作和文学革新主张。这一节我想和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唐诗的声律。

唐诗的声律和辞章是唐诗形式的表征,风骨与兴寄则是唐诗内容的要素。刚才我们在讲初唐四杰和陈子昂的时候,已经涉及到了风骨与兴寄。其实风骨与兴寄,声律与辞章,二者是同时发展的,而且互相影响,彼此促进。

那么唐代诗歌的声律和唐前诗歌的声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关系呢?

盛唐人殷璠曾在《河岳英灵集序》中说:“开元十五年,声律风骨始备矣。”大家注意,这里用的“始”,是说到唐玄宗开元十五年的时候,唐诗的声律和风骨才同时具备了。

 

声律美的演变史

 

自古以来,中国古代的诗歌就呈现出一种声律美。但是在南朝齐梁之前,声律美是诗人不自觉、非有意识地进行调配的。也许那些作品有与后来诗律相合的地方,但是应该都是暗合于理,并不是明确的、自觉的诗律的追求,更谈不上有明确的声律格式。

中国古典诗歌开始有意识地人为调节声韵、诗律,是从南朝起永明年间开始的。当时的文人沈约、谢朓和王融,他们在五言诗的创作中讲究“四声八病”。四声“平上去入”不是沈约的发明,是沈约之前的一个佛学家、音韵学家周顒*发现的。

*周顒(yóng),南朝齐音韵学家、诗人、佛学家。据《南齐书》卷四一、《南史》卷三四载,字彦伦。汝南安城(今河南汝南)人。

“平上去入”四声是中国古代汉语,或者说是中古和上古汉语所具有的一种历史性的声调上的特点。但是随着汉语的演变,从元代以后,入声字渐渐地消失了,这就是汉语音韵学史的 “入派三声”——入声字就分别变成了平声、上声、去声。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北方人,无论是讲方言还是普通话,对于入声字往往没有感觉,因为他们从小受到的语言熏陶就没有入声。但是在当时,入声字被周顒发现了,而且周顒用“平、上、去、入”这四个名词来命名这四种声调,其实也是根据这四种声调的发音特点、音高、音长、音质来说明的。

日本和尚空海*在中唐的时候来到大唐,搜罗了当时唐朝的许多诗学音韵学的资料,回去编了一本指导汉诗创作的《文镜秘府论》。其中有一卷就说到了四声的音调特点,代表了唐人的音韵学认识。

*空海,774—835,日本佛教僧侣,日本佛教真言宗创始人。曾于公元804年到达中国,遍访名寺。806年回国,创立佛教真言宗(又称“东密”)。著有《文镜秘府论》《篆隶万象名义》等书,保存了不少中国文学和语言学资料。

“平声哀而安”:平声声调相对来说带有一种感伤哀伤的感情色彩,在读的时候有安稳悠长的发音特点。

“上声厉而举”:“上”发音的时候我们会比较费力。“厉而举”,说明发音的时候有一种用力而且上扬的、先下而上的变化。

“去声清而远”:“去”很清澈,然后渐渐地声音消失了。

“入声直而促”:“入”“直”“促”用普通话念不出来,这三个都是入声字。以一些入声字字音这样收尾的时候,在方言里往往都是入声字。

我们学古四声,北方人只能死记硬背。南方有些吴语、客家话、粤语有许多入声字,大家能够体会出来。

古人学习入声字的时候,也按照同声母、同韵母组成了四声组字。我们可以通过背四声组字的方式来记住入声字。各位可以去文稿区看我们的四声组字表,感兴趣的听众可以去专门背每一组的第四个字。

四声为五言诗创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游戏规则。

沈约提倡大家在创作五言诗的时候,每一句的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声调嘴角不要一样,上句的第二字和下句的第二字不要一样,上句的第五字和下句的第五字不要一样。他认为一样了就是“犯病了”。他把这些声韵调的毛病归纳了八种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正纽、旁纽

平头、上尾,是两句之间的病;蜂腰是一句之内的病;鹤膝是四句之中的病;大韵、小韵是同韵母的病;正纽、旁纽是同声母的病。一般来说我们只需要了解什么是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就行了。后面的那四病一般情况下不需要详细了解。

首先我们来看八病之一的平头病。平头病实际上就是五言诗的第一个字和第六个字不要同声。实际上就是上句的第一字和下句的第一字、上句的第二字和下句的第二字,四声不要相同,相同了就被称为平头病。

比如说“芳时淑气清,提壶台上倾”,“芳”是平声,“提”是平声;“时”是平声,“壶”也是平声:这就是犯了平头病。

下面的一联就没有犯毛病,没有平头病,或者说有意地避开了平头病:“秋月照绿波,白云隐星汉。”“秋”是平声,“白”是入声,“月”入声,“云”平声。是“平、入”对“入、平”,相同的位置,四声不同,就避开了平头病。

我们再看上尾病。上尾病是约束每一句的尾字,五言诗的每一句的尾字就是第五个字,一联之中初句的第五字和对句的第五字,不要同声。同声调了,就是上尾病。比如说:“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中,“楼”平声,“齐”也是平声,这就是犯了上尾病。

蜂腰病是五言诗一句之中的病,是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不能同声。那么沈约为什么会认为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不要同声呢?因为沈约通过对五言诗诗句的分析和观察,认为五言诗的一句一般来说都可以分为“上二下三”这两个小分句,或者说两个部分。沈约说:“五言之中,分为两句,上二下三,凡至句末并须要杀。”就是凡是相邻的句子的句尾,不要同声。我们刚才讲的上尾病其实也是如此。

那么一句之中的两个小分句,就是第二个字和第五个字,不要同声。比如说“青轩明月时”,第二个字“轩”,第五个字“时”,同平声,“轩”和“时”就是犯了蜂腰病。“紫殿秋风日”就没毛病。“电”是去声,“日”是入声。“徐步金门出”,“不”是去声,“出”是入声,也没毛病。但是紧接着“言寻上苑春”,“寻”和“春”同是平声,犯了蜂腰病。

八病之中第四个病——鹤膝病,就是指五言诗中的第五个字与第十五个字不能同声。为什么是第十五个字不能同声?这是因为上下紧接着的一联的第五个字也不能够同声,就像鹤膝一样。那么鹤膝病和蜂腰病有什么区别?一个是一句之中的,一个是四句之中的,一个短,一个长。


▲唐 青釉褐绿彩狮座诗文瓷枕

沈约通过平头、上尾、蜂腰、鹤膝来规范大家的五言诗创作,无形之中就给我们了一个诗歌创作的声律的格式——不要犯平头病、不要犯上尾病,不要犯鹤膝病,不要犯蜂腰病。

这样的多种规定,能不能让我们写一首诗呢?难度还是比较大的。但是他们自己能不能写好呢?沈约、王融、谢朓都有过完全合律的诗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永明诗的声律。

 

唐诗的声律变革

 

我们接下来要讲的唐诗的声律,就是在永明诗律的基础之上发展而来的。只不过唐诗的声律是到了武则天朝的元兢和中宗睿宗朝的沈宋(指沈佺期和宋之问)手上,才逐渐地完成了。沈约的永明体,只是规定一句之中二、五不能同四声,但是后来的近体诗规定是二、四字,不能同平仄。

“平头病”的避忌后来也为沈宋等人所继承。一联上句的第二字和下句的第二字,不能同平仄,这个是基本上差不多的,大同小异。在后来的五言近体诗中,很少有人特意地追求规避鹤膝病,只有像杜甫这样的诗人才会有这样特别精细的诗律讲究。

所以唐初的诗歌对声律的追求,可以说是经过了元兢到沈宋的发展。元兢是武则天朝的一个青年文士,他的诗歌作品现在只流传了一篇——《蓬州野望》:

飘摇宕渠域,旷望蜀门隈,

水共三巴远,山随八阵开。

桥形疑汉接,石势似烟回。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但是他的诗律主张对后来近体律诗的形成影响很大。因为后来近体律诗的形成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上联的第二字和下联的第二字,不能同平仄。还有,紧接着两联的对句和初句之间的第二字、第四字平仄要相同。

这样的一种格式、规则是元兢最先明确地提出来的,他称之为“换头术”。避忌平头病就是“换头”——把第二字换掉了。而每句的第二字和第四字又不能同平仄,换了第二字就等于是要换掉第四字。那么以第二字为定位,就扩展到了全篇,形成了平仄合律的诗律了。

沈宋等人对诗律有推广之功而非创立之功,因为发明权不在他们,首创者不是他们。沈宋等人在声律上的这种讲究,在当时的市场上得到了推广,后人称之为“沈宋体”;又因为这一种诗律,和以前不讲究诗律的古体诗,形成了区别,就被人称为“近体诗”;又因为它讲究声律,所以又被称之为“律诗”。

所以“沈宋体”是以人命名的,“近体诗”是和“古体诗”相对的,“律体”是说他的诗歌创作的规则——其实所指的诗学内涵都相近。

后来的唐诗正是建立在沈宋诗歌的格律的基础之上。五律七律分别要求是五言八句和七言八句,五绝七绝是五言四句和七言四句。

它和刚才我们说的沈约等人所提倡的永明体之间在篇幅上也有不同了。永明体在篇幅上没有固定的、明确的要求,根据现存的作品统计下来,平均大概在十句到十二句之间。

近体律诗的五律七律最后凝定为八句,是有它特别的道理的。这就要求诗人在近体诗歌创作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语义的表达效率和经济性,所以对诗意的要求要更高。

沈宋诗歌最重要的代表作品,有沈佺期的《杂诗》(其三):

闻道黄龙戌,频年不解兵,

可怜闺里月,长在汉家营。

少妇今春意,良人昨夜情。

谁能将旗鼓,一为取龙城。

这一首诗的题材是汉魏乐府中就已经有的,描写的是闺怨,是两地相思。但是它和汉乐府的铺张扬厉不同的是,中间两联用了对仗,而且一写内地、一写边关,交错用之。全诗只有八句,却浓缩了亦提升了以前汉魏古诗的诗境。这就是近体诗歌和一般的古体诗不一样的地方。


大家为何会推崇沈宋的变革?

 

沈宋虽然不是近体诗律的发明者,但是他们身居高位,是当时的诗坛宗师、文坛领袖,他们以数量众多、艺术精湛的作品来影响和普及了近体诗律。当时朝野文士纷纷仿效,遵守此律。因此时人苏颋特别称赞沈佺期,说他是“独擅词人之律”。(出自《全唐文》卷二五二苏颋《授沈佺期太子詹事等制》:“早升多士之行,独擅词人之律。”)

*苏颋(tǐng),670—727,字廷硕,京兆武功(今陕西省武功县)人。唐朝宰相、政治家、文学家,尚书左仆射苏瑰之子。

后来的杜甫也说,沈佺期的诗是“诗律群公问”。因为他们这一套新的诗歌声律的调协的法则,更简单、更明确,更便于大家去掌握,所以就能够普及开来了。

李商隐也说“沈宋裁辞矜变律”,就是说沈宋他们在创作诗歌的时候,特别自鸣得意的是他们这一套既明确又容易的创作调协的规则。因为他们把沈约、谢朓、王融的四声律简化为了平仄律,不再需要琐碎的四声相对,而且也把以前避忌病犯的消极调声术变成了积极的调声术:不是告诉你“不能干什么”,而是告诉你,“只要干什么就对了”。

所以沈宋由消极地避忌病犯,到积极地提倡诗律,是一个根本性的改变。再加上流畅的声律,明确的诗律和真实的感情、优美的诗境能够结合在一起,唐诗就成为了精美的艺术品。

沈宋体、律体、诗律在盛唐之前、初盛唐之交,得以形成和推广,这也是后来盛唐诗能够达到最高艺术典范的不可忽视的一环。

虽然沈宋的人品被人诟病(因为在武则天朝,宫廷文人大多害怕武则天朝的严刑峻法,告密之风,柔媚无骨,不敢忠直进谏,显得人品低下,没有骨气),但是他们的诗歌创作毋庸置疑对唐诗艺术的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节的内容我们就先讲到这里。本节中涉及到的诗律知识以及声调谱,大家可以到文稿中看到,还有一些关于诗词格律的知识性内容,可以参考北京大学已故教授王力先生的《诗词格律概要》。如果想要更进一步的了解诗词格律常识,可以去看他的《汉语诗律学》。

下一节中我们要聊一聊大家最为关心的,我们在讲座的开头和大家已经预报了的,“孤篇横绝,竟为大家”的《春江花月夜》产生的历史背景。谢谢。

欲下他乡泪,猿声几处催

欢迎保存/截图下方海报

分享给喜爱唐诗的朋友们

文章作者

杜晓勤

发表文章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人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听吧!唐诗

与14位诗人相逢于中国诗的顶峰

125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176)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