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9.3 苏轼 | 苏轼和苏辙

作者:方笑一

2021-12-17·阅读时长4分钟

10945人看过

9.3 苏轼 | 苏轼和苏辙

33.3MB
00:0014:31

三联中读的听众朋友们,大家好,我是方笑一。

讲苏轼的作品,就一定会讲到“三苏”,父亲苏洵、哥哥苏轼、弟弟苏辙,并称“三苏”,都是宋代有名的文人。兄弟二人中苏轼的文学成就更高,也更有名。为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他们的作品里找找答案。

21岁之前,因为年纪尚小,苏轼没写什么诗词。21岁后,他考取了进士,开始写诗词了。苏轼的诗歌创作始于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当时,他母亲程氏刚去世,结束服丧后,他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三人离开眉山去楚地。三人一路坐船,路上写诗和文章,后来将这些诗和章编成一本《南行集》。苏轼为这本集子写了一篇序:《南行前集序》。

己亥之岁,侍行适楚,舟中无事,杂然有触于中,而发于咏叹。盖家君之作与弟辙之文皆在焉,谓之《南行集》。

我侍奉着父亲坐船一起去楚地,船之外的景物触动了我的内心,发出咏叹。不止我一人咏叹,我的父亲、弟弟,我们所有的咏叹之作都在这本《南行集》里。

苏轼早年的诗是什么样的?先来看一首《江上看山》

船上看山如走马,倏忽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

这是在他南行途中的船上写的。这首诗给我们一种“快”的感觉。因为水流很急,船在快速前行,苏轼眼中的景物快速变换。一眨眼的功夫,群山已经到后面去了。山像动物一样在飞跑,姿态各异。仰头看山,山上的小路缭绕,因为山很高,小路上的行人看上去很小。想跟船里的人打招呼,正要喊话,船开得太快,像飞鸟一样一路南去。这是一首七言律诗,苏轼的弟弟苏辙在同一条船上看到了同一个景象,也写了一首诗,题目也叫《江上看山》,苏轼的这首主要写“快”,那么苏辙是怎么写的呢?

朝看江上枯崖山,憔悴荒榛赤如赭。

莫行百里一回头,落日孤云霭新画。

前山更远色更深,谁知可爱信如今。

唯有巫山最秾秀,依然不负远来心。

写得也不错。我问过很多身边的人,两首是哪首写得好。大多数人认为苏辙这首写得更好,更有意境和韵味、更舒荡,有一种深沉之美。苏轼这首太快、太密。之所以觉得苏辙这首写得好,跟我们的审美习惯和对诗的阅读惯性有关。苏辙这首诗更符合我们对一首七言律诗的期待,读起来非常顺,有客观描写,又有诗人的主观感受。但是“谁知可爱信如今”这一句放在一首写景色的诗里相当于一句废话,我们从诗里得到的信息只有“前山更远色更深”,为什么“可爱”并没有写出来。“依然不负远来心”是写巫山给苏辙的感觉,巫山是一个特别的地方,传说神女和楚王在这里朝云暮雨,巫山的特点就是山上云气缭绕,好像神女随时要从云里走出来似的。而苏辙描写巫山就用了一句话:“唯有巫山最秾秀”,这是对巫山的视觉描写。从描写景色的角度来看,同样是56个字,苏轼诗中呈现了群山,还写到前山、后岭、小径、行人……这么多的景象和意象全部浓缩在56个字里。苏辙这首诗,像“谁知可爱信如今”“依然不负远来心”这样的诗句就稍显口水话,诗里没有实际的信息呈现给我们。当然也可以说苏辙这种写法有一种空白之美,但是一首诗里涵盖这么多景象,还能把握得好,从才情来看,还是苏轼更胜一筹。虽然把两兄弟的诗放在一起做了这样的比较,也不妨碍我们更喜欢苏辙的诗,因为我们大多数人都不是苏轼这样的天才。

苏辙像

《初发嘉州》这首诗也是船行在长江上时写的。

朝发鼓阗阗,西风猎画旃。

故乡飘已远,往意浩无边。

锦水细不见,蛮江清更鲜。

奔腾过佛脚,旷荡造平川。

我特别喜欢“奔腾过佛脚”这句,这里的佛是指乐山大佛。过了乐山大佛,长江水在一马平川里流淌。

苏轼考中进士后出川去陕西做官。他和弟弟一个要到陕西去做官,一个要到京城,两人要在河南分离,写了两首彼此唱和的诗。苏轼和苏辙两兄弟的感情很好,曾经一起到过河南,这次分离是第二次来到这里,才几年的光景,物是人非,就引发了兄弟两人的人生感慨。当年苏轼还是学生,如今考取了进士要去做官,不光是增添了一份社会责任感,更增加了对未来的不确定性,两人内心都有隐隐的不安。苏辙先给苏轼写了一首《怀渑池寄子瞻兄》:

相携话别郑原上,共道长途怕雪泥。

归骑还寻大梁陌,行人已度古崤西。

曾为县吏民知否?旧宿僧房壁共题。

遥想独游佳味少,无言骓马但鸣嘶。

我们两人马上就要分离各奔东西了,就怕天气寒冷、路上雪滑,行走不便。苏辙要回到大梁,苏轼要过崤山,崤山以西就是陕西凤翔。遥想当年,他们第一次在这里的时候,苏辙被任命为县主簿,但他没有赴任。两人还曾一起在他们住过的庙里的墙壁上题诗。我们分开以后,一人独游也没了趣味,孤零零地只能听见马的嘶叫声。苏辙这首诗略有些伤感。苏轼和了一首《和子由渑池怀旧》,后来成了名作。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苏轼说人在各处漂泊,就像雪中的大雁,它的爪子踏过雪中泥地,即使偶然留下了大雁的爪印,但是雪很快就把爪印覆盖了,渐渐地,就不知道大雁飞到哪里去了,很快就失散了。人和人之间的相聚分离都是既无奈又无规律可循的,我们短暂的一次见面后,就各奔东西了。当时接待我们的老和尚已经逝去,变成了一座塔。再看看我们曾经一起题诗的墙壁,墙壁也塌了,我们题的诗也看不到了。我们当时颠沛地来到这里,一路崎岖,一头跛脚的驴在嘶叫。这些你都还记得吗?苏轼这首诗在宋诗中是非常有名的作品,这首诗也衍生出了一个成语“雪泥鸿爪”。他用一半的篇幅、一个很高妙的比喻,来写人生的聚散无常,来写时光带给我们的那种无法控制的聚散的感觉。我们一般形容这种感觉会说聚散无定、漂泊无定,这都不稀奇。可苏轼就用了一个比喻,非常形象和准确地描述了出来,这就是名作。

关于苏轼和苏辙两兄弟谁的诗词写得更好这一问题,我想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把尺子,都有自己的喜好和评判标准。文学造诣上的良性竞争丝毫不影响兄弟情深。不管谁写得更好,我们都能从他们的诗里看到他们之间深厚的兄弟情谊。

好,这集先到这里,再见。

欢迎分享转发

与更多人一起走进

九位诗人的诗意人生

文章作者

方笑一

发表文章7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144人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哈佛大学访问学者。 中国宋代文学学会理事、中国历史文献研究会理事、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命题专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方笑一·100首诗词里的九种人生

从李白到苏轼的诗意世界

386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62)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