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曾焱
2018-02-24·阅读时长6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3001个字,产生5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 电影《头号公敌》剧照及海报
)
这次情书拍卖已经是法国时隔40年后回放的第二轮梅林热。2008年电影《头号公敌》公映,把这个多年前的所谓现代传奇重新热炒。扮演梅林的文森特·卡塞尔目前是法国电影实力男星,在本土之外他不如性感的妻子、意大利女星莫妮卡·贝鲁奇有名,但在法国已经是一线当红,并凭梅林这个角色先后拿下恺撒奖和东京电影节影帝。影片票房很好,梅林有两本旧书也被出版社翻出来重卖,都是大盗本人的“黑色写作”:第一本《死亡本能》写于在巴黎桑德监狱服刑期间,几年后他在逃亡途中又写出一本《无辜之罪》。
六七十年代的法国和中国香港一样,流行警匪黑帮片,不过就算是当时最受欢迎的警匪经典导演梅尔维尔和明星阿兰·德隆合作,也没有可能拍出比梅林本人经历更戏剧和暴烈的影片。在他死后,法国警匪片里也总能找到他的影子。梅林属于西方战后婴儿潮一代,但他并非来自社会底层,父亲是纺织商,家境殷实,最大愿望是将长子梅林送入著名的巴黎高等商业学校,毕业后接手家里生意。少年梅林上过一所口碑不错的朱利教会中学,这里后来出了3个名人:作曲家德布(Jean Jacques Debout);插画和广告设计大师古德(Jean Paul Goude),他的代表作之一是近年颇得时尚界赞语的巴黎老佛爷商场的橱窗设计;第三人就是这个梅林大盗,不过当年他没有毕业,因为攻击校长而被劝退回家。在他成为大盗之后,法国人心里有了一个经典形象:大鬓角,连腮胡,“道具”是一把45ACP手枪。手枪是他50年代末在阿尔及利亚3年服役期间所得。他不喜欢学校,但有行伍天赋。作为一名特种伞兵,他非常出色,在退役时得到了所在部队最高长官的优等评语,戴高乐将军亲自为他颁发过一枚荣誉勋章。
梅林第一次抢劫银行是在1962年。由于阿尔及利亚战争以及随后而来的移民潮,60年代法国社会充满了无处发泄的愤怒。1968年“五月革命”之后,年轻一代的被抛弃感始终如暗潮涌动,他们寻找情绪代言人,于是有了“真理电影”,有了新浪潮、新小说。而大盗梅林,也恰好在这时候一次次出现在公众视野里。随着媒体的报道和渲染,梅林被法国人当做了战后极端生活方式的象征。
发表文章58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144人
《三联生活周刊》副主编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