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彭玉平
2024-11-07·阅读时长4分钟
1
各位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收听由我解读的《给国人的唐宋诗词课》音频专栏。我是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彭玉平,在诗词这个领域已经浸泡了近四十年。
我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而我从本科到博士的十年时光,也都是以诗词为专业。我在中山大学讲授诗词近三十年,研究成果获得过教育部的一等奖。出版过《唐宋词举要》《中国词学史》等著作多种,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叫“中国词学通史”,我是这个项目的首席专家。我的家乡在江南,那是诗词的故乡,也是历代文人骚客流连忘返的地方,更是众多诗词经典的诞生之地。比如唐代的李白就曾到过我的家乡,说那是他“一见平生亲”的地方。所以,诗词既是我梦中的故乡,也是我的职业,更是我的事业。我深感自己是属于诗词的。
在这门课程中,我将带领大家一同穿越唐宋诗人的朋友圈,讲述文学史上那些诗词经典背后异彩纷呈的友情故事,通过故事了解唐宋诗人们的真实生存状态。换言之,我们进入的就好像是虚拟仿真的唐宋社会,通过认识一对对鲜活的诗人,去熟悉一首首生动的作品。这样的讲法很有挑战性,但总讲一些大家耳熟能详的作品能翻出多少花样呢?再说了唐宋诗词那么多经典,还有太多没有进入到大家的视野。所以在这门课程中,我精心挑选了30对最具传奇色彩及代表性的唐宋诗人,不仅希望能够打开大家的眼界,更希望带领大家认识一个更为丰富、更为壮阔、更具品格的唐宋诗词世界。
2
首先,我们来说说什么是诗词。诗与词是两种不同的韵文文体,用韵、平仄各有规范,因为都是伴随音乐而产生的,所以诗词又被称为音乐文学。大体来说,诗歌的句式要更整齐一些,而词的句式主要是参差不齐的。
那么,诗词的特点是什么呢?《尚书·尧典》曾说:“诗言志”,这说明诗歌与一个人的精神追求密切相关。后来南朝陆机在《文赋》中又言:“诗缘情而绮靡”,进一步指出诗歌是因为感情的触动而产生的,而且形态必须是好看且有韵味的。也就是说,诗歌不仅在表达诗人情怀志向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而且正如孔子所言,诗歌还可以发挥“兴观群怨”的作用,除了抒发诗人的情感,在以诗会友、互相切磋提高诗艺,和认识、批判社会现实上,诗歌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唐宋时期,文人的交往十分频繁,诗词酬唱也逐渐成为一种风尚。从友人的诗歌中可以看到自己,而对友人的情怀当然也可以倾诉在诗歌之中。诗歌不仅见证了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关系,也见证了一个时代的政治风云和社会变迁,当然更见证了诗人命运的种种变化。读一个诗人的作品,更多读到的是诗人自己的独白。而从互赠的诗歌中,则能读到两个诗人的对白,这种对白不仅比独白更丰富,也可能更真实。所以我这次跟大家讲的内容,不是带领大家认识一个一个的诗人,而是去认识一对一对的诗人,专门选取两个在生活有交往,在诗歌中有酬唱的诗人,结合他们的具体作品,解读他们的经历、性情和思想,以及其背后整个时代的政治与社会的风云变化。带领大家深入到更具有生活色彩的诗人与诗人交往这个环节,来看出一个更为生动的诗人和更为生动的诗歌。我觉得这才是最贴近唐宋诗词原生态的一种解读方式。
3
唐宋是中国诗歌的高光时刻,唐宋诗歌不仅光耀古今,也在世界文化之林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可以说,诗词是中国文明最为生动的一个部分,学点诗词,不仅可以丰富自己的文化修养,让自己变得优雅、知性而从容,还可以了解我们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传统。宋代大诗人苏轼曾说:“腹有诗书气自华”,相信大家与不同的人群交往时,有没有受过诗词的浸泡,感受还是很不相同的。再说了,现在生活节奏与压力比以前大了许多,读点诗词,感受一下诗词的魅力,也可以让我们的心静下来、慢下来,有一点时间来玩味来咀嚼我们的生活,这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还能培养我们对美更敏锐的感受力和判断力,何乐而不为呢?
我们重点学唐宋诗人的交往诗歌,主要原因是交往是唐宋诗人最平常的生活。所谓“盛唐气象”,所谓“宋型文化”,在这类互赠诗歌里也是体现得最为生动的。因为中国文学的生态发展,到唐宋时期发生了一些明显的变化:唐宋诗人漫游成风,无论是进京赶考,探亲访友,还是探幽访胜,他乡任职,或是寻求入仕的特别渠道,诗人与诗人之间的联系明显增多,有的彼此投缘也就成了朋友,所以唐宋许多诗歌写的就是友情,就像白居易说对元稹说的:“小通则以诗相戒,小穷则以诗相勉,索居则以诗相慰,同处则以诗相娱。”诗歌在唐宋诗人的生活中扮演了非常重要不可替代的角色。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诗中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里的“故人”就是老朋友的意思了。孟浩然还写过一首《过故人庄》,开头就是“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两句,说老朋友准备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去乡下聚聚。没有友情,也就没有这些流传千古的经典好诗了。再比如说,我们现在都认为李白是第一等的诗人,是大名鼎鼎的“诗仙”。但他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诗仙的呢?这就不能不提到他与贺知章的交往与友情。也许在我们现在的认识中,贺知章的诗名远不如李白。但如果不是贺知章慧眼识宝,李白是不是还要度过一段漫长的寂寂无名的时光?这是完全可以想象的。所以我一直认为,历史的第一现场往往就在诗词中。所以读点诗词,尤其是诗人互赠的诗词,不仅可以感受到唐宋诗人的温度,也能感受到唐宋时代的社会变化。我们是跟着诗词看唐宋,跟着诗词看文明。
4
以诗人与诗人之间的关系为契入点,以诗人之间的互相酬唱为讲述重点,各位不仅可以了解唐宋诗词经典的生成过程,也可以深度进入唐宋时期,触摸那个时代的脉搏,感受那个时代诗人们的喜怒哀乐。能在紧张的生活与工作之余,与大家一起穿越这么一个轻松自在的时光隧道,我相信是令人向往的。何况诗词能给大家提供那么多的精神慰藉和新的生命能量呢?
各位听众,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词就是我们的知己,学习诗词,一方面了解故人,另一方面也是了解自己。让我们一起期待接下来与诗词同行的日子。
你在与不在,我都在这里等着大家。
发表文章61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8人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