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三联生活周刊
2018-02-25·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25个字,产生10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文 / 冯磊)
书信,别名不少。傅振伦在《简策说》中说:“函,咸也。咸,者,缄也。凡封缄者,始谓之函。”这段文字,说明了书信或者说函的本义。
汉代乐府民歌《饮马长城窟》里写道:“客从远方来,遣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首诗里的双鲤鱼,据闻一多先生考证说,就是古代的信封。闻一多说,古人送信,需准备两块木板。这两块木板往往刻成鲤鱼的模样。使用的时候,会把信纸夹在两块木板中间,外面用绳子缠绕三圈。然后,又有一个方孔,专门用来糊上胶泥,胶泥上加了印信,以示保密。
闻一多的考证是否与傅振伦的《简策说》有直接关系,我们不得而知。不过,他的考证,让我们知道了古代的信封是怎么回事。——唐以后,“双鲤鱼”式的木信封就很少有人使用了。人们改用一种厚纸做的信封来装信笺,那时的信封与今天的信封就颇有了一些相似的地方。
发表文章6066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47985人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