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邢海洋
2018-03-07·阅读时长2分钟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70个字,产生6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3月份进出口数字大挫,以人民币计价,3月出口总值为8868.35亿元,同比跌幅达14.6%,进口总值为8686.73亿元,同比降幅达12.3%。这样的数字,也只比2009年贸易突然“冰冻”时略好。
观察全球金融危机以来贸易走势,随着美元升值,全球贸易的疲弱,至少从数字上看可谓疲态尽显。2014年按美元计算的全球贸易额下滑幅度已是2008年以来最大,去年12月比前一年下滑超过10%,而1月份环比再下滑1.4%,跌至2010年以来最低点。不过,若以一揽子货币计量,则仍保持增长,世贸组织预计2015年全球贸易虽低于此前20年平均5.2%的增速,仍将增长约4%。对于和美元同样强势的人民币,统计数字未免因货币因素而失色:进口赶上大宗商品暴跌和人民币升值,同样的商品数量对应的货币量暴减在情理之中;出口也同样少了一成多,却只能是出口数量不足引起的了。
2月份,中国的出口曾暴增48.3%,或能解释随后的大幅回落。今年春节在2月下旬,去年在上旬,传统上我国外贸企业有着春节前集中出口、春节后陆续开工的经营习惯。春节错位,对比基数变化,数据因而异常。但春节因素对进出口流程的扰动发生在2月,3月份企业均正常开工,故节日因素无法完全解释3月的出口暴跌。一个可能的解释是,很多中小企业的员工全部返岗是在正月十五之后,而今年的正月十五为3月5日。与去年相比,对很多中小企业,今年的3月无形中比去年“短”,产量少也解释得通了。
发表文章503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2992人
《三联生活周刊》资深主笔,投资物语专栏,还关注地理环境变迁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