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读

普京在军事上为中国“挡枪”?

作者:宋晓军

2018-03-07·阅读时长2分钟

499人看过

本文需付费阅读

文章共计1490个字,产生7条评论

如您已购买,请登录

4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莫斯科参加一年一度的“与普京直接连线”电视节目

北京时间4月16日下午17时,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始了他一年一度的回答民众问题的电视直播节目。在耗时4个小时的节目结束后一个半小时,我在CCTV对此做了一次评论。做完节目后,一位年龄较大、平时热衷于国际政治和军事的朋友,迫不及待地用电话与我讨论了一个话题:普京是不是在军事上为中国“挡枪”?在讨论中,我给他讲了我在做节目前准备资料时看到的两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是当天《福布斯》杂志网站的文章。作者是曾经在欧洲和中国做过访问学者研究欧亚外交政策的专家考耶尔(Paul Coyer)。他在题为《普京的行动对中国核心和亚洲的影响》一文中称,普京最近在乌克兰的行动,似乎得到了中国“孙子兵法”的启迪,不像苏联和俄罗斯以往一味动用武力的风格,而是操作得更有节奏和章法。这样,必然会使得美国在应对中国崛起上分散注意力,中国会利用这个战略“喘息机会”,在亚洲建立以中国为核心的新秩序。第二篇文章是当天《华盛顿自由灯塔报》网站上的文章,作者是美国知名“鹰派”记者格茨(Bill Gertz)。他在题为《美国削减核弹头级别》一文中称,虽然目前美、俄按照2010年签署的“条约”按部就班地削减核弹头和运载工具(截至今年3月,美国核弹头为1597枚,运载工具为898具;俄罗斯为1582枚,运载工具为890具。到2018年2月,双方核弹头和运载工具将削减至“条约”规定的1550枚和800具),但是俄罗斯最近不仅违反了“中导条约”,而且还在进行核武库的现代化。同时,中国也在悄悄加紧发展核力量,并拒绝加入任何“透明化”的核裁军谈判。为此美国应该加大“三位一体”核力量的投入,对中、俄两国不能掉以轻心。

很显然,上述两篇文章的大意就是,普京在军事上正在为中国“挡枪”,而中国利用这个机会挑战美国的亚洲秩序。那么这是不是真的呢?巧合的是,就在两天前的4月14日,负责采购的美国防部副部长肯德尔(Frank Kendall)在一次会议上表示,即使2016财年后国防预算不受“封存”制约而被“全额批准”,到2021年,美“三位一体”的核武器资金缺口还有100亿~120亿美元。2021年后,海军要采购12艘平均单价为55亿~80亿美元的新型战略核潜艇,空军要采购80~100架平均单价为5.5亿美元的新型轰炸机,同时还要更新现役的民兵地基核导弹和采购新的巡航导弹。未来核武库升级将是财政难以承受的上千亿至1万亿美元。

文章作者

宋晓军

发表文章224篇 获得0个推荐 粉丝547人

著名军事评论家

中读签约作者

收录专栏

再见,我的爱人

中国文化里生长出来的声音

1761人订阅

现在下载APP,注册有红包哦!
三联生活周刊官方APP,你想看的都在这里

下载中读APP

全部评论(7)

发评论

作者热门文章

推荐阅读